踏入新一年,Omicron繼續為巿場帶來短期不明朗因素,但就此推斷已發展市場央行(尤其是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會受到影響乃言之尚早。事實上,Omicron或會加劇英美等多個已發展市場經濟體因供應鏈中斷而導致的通脹壓力,從而迫使收緊貨幣政策。聯儲局現已加快其縮減買債的步伐,因此即使Omicron繼續存在,聯儲局與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及澳洲儲備銀行等較為鴿派的央行貨幣政策差距,亦可能會持續擴大,而貨幣政策的分化將令美元於今年表現較歐羅、日圓及澳元好。
看淡今年歐羅兌美元
歐羅兌美元於去年第四季表現疲弱,主要因為歐羅區與美國之間的孳息率差急劇惡化。美元對歐羅的兩年期孳息率差距,由季初的97個基點擴闊至134個基點,成為2018年第二季以來的最大季度變動,同時凸顯歐洲央行與聯儲局之間貨幣政策的龐大分歧。聯儲局在調整貨幣政策方面相對主動,而歐洲央行則表示將「不急於過早收緊」貨幣政策,今年「極不可能」加息。因此,歐羅兌美元於去年第四季連續兩個季度錄得下跌,報1.1186,為16個月以來的低位。儘管Omicron令市場重新審視短倉歐羅兌美元的一致預期,即使如果孳息率差持續收窄,歐羅兌美元不大可能因此持續反彈。我們仍看淡歐羅兌美元,並預期今年第一至第四季的滙率分別為1.12、1.11、1.10及1.10。
亞洲外滙下行趨勢未完
今年聯儲局有機會在下半年加息3次,從而引發投資組合資金外流,Omicron感染病例可能激增,加上中國經濟持續放緩,令整個亞洲外滙市場承受下行風險。按早前聯儲局縮減買債及加息周期的比較,我們預期亞洲外滙市場表現疲弱將持續一段頗長的時間。
只要Omicron不會觸發新一輪封鎖,區內經濟前景將保持正面,並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隨着亞洲疫苗接種率進一步上升及重症率下降,疫情的尾部風險或會持續消退,令亞洲外滙市場免於承受疫情初期所面對的急劇貶值壓力。我們預期,今年亞洲外滙市場兌美元滙率將普遍下跌,較當前水平跌0.5%(港元)至5.4%(韓圜)。
即使美元持續走強且預期中國經濟放緩,人民幣表現依然堅挺。美元兌人民幣於去年第四季持續走低,12月初曾一度跌破5月的低位6.3570,觸及3年低位6.3424。中國外滙交易中心人民幣指數進一步升至6年高位至102.86,令年初至今的升幅超過8%。10月份貿易順差達致創紀錄的845億美元,加上市場認為人民幣將保持平穩,刺激對人民幣的短期需求。於過往十年,人民幣兌美元於12月及1月錄得最佳的月度表現。
幣策續寬鬆人幣走弱
惟人民幣近期走強可能難以為繼,並背離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的趨勢。我們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由去年的7.9%進一步放緩至5.7%。此外,為減慢人民幣的升值速度,人民銀行於上月將外滙存款準備金率上調200個基點,並在第三季貨幣政策報告中,刪除「不搞大水漫灌」字眼。此舉或為實施更強勁的貨幣寬鬆政策鋪路,為經濟增長紓緩解困。我們繼續認為美元兌人民幣將呈上升趨勢,但鑑於人民幣表現堅挺,我們下調對滙率點位的預測,今年第一至第四季滙率的預測分別為6.40、6.45、6.50及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