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投資界討論得最多的是下半年通脹會否升溫。根據債息計算出來的數字,巿場現時預視的通脹率達2.4%,超過了聯儲局的2%目標。投資界名人如畢非德亦認為,看到各企業近月的加價潮,而消費巿場又似乎接受加價,通脹率將會上升。
極短期而言,稍高的通脹率並非不受歡迎。像S&P500指數成份股第一季的盈利上升速度,就比銷售額上升速度快了5倍,令這些企業的淨盈利率(盈利除以銷售)升至歷史新高。出現這個現象,原因自然是企業產品的漲價快過成本上漲。例如,原材料和上游產品的價格也許會和產品價格同步升跌,但是工資、租金,以及現代各種專業服務,都只會每年再議。
因此,就算非直接成本最終的上升幅度和產品漲價差不多,上升速度也會滯後,就變成了管理層的業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有不少企業靠這一招維持表面的盈利增長,但就犠牲了企業的長期健康,到最後演變成《華爾街》的大鱷收購潮,將一堆老化的企業收購重組,讓出空間給新一代競爭。
不少舊經濟行業表現佳
當地突然關注通脹,亦源於聯儲局的取態。聯儲局認為,在計入總統拜登的救巿方案後,美國仍然要到2023年才會完全吸收剩餘生產力,因此現階段放鬆銀根問題不大。但是今次經濟衰退極不正常,封關封城對部分行業打擊極大,但對其他行業卻影響甚少。
而且這亦非只有新舊經濟之爭。例如一樣是照顧飲食需要,餐飲業當然受壓,而送餐業就急速擴張。但是其實零食汽水生產商的生意亦有增長,甚至最近有當地電視台所做的調查,計算出疫情期間,零食佔了成年人每天卡路里攝取量的兩成多。在炒作新舊經濟的時候,未必會想起零食生產商。但是在計算剩餘生產力,卻需要留意不少舊經濟行業,在疫情之中其實表現不俗。
自由業者不在傳統模型
另外,新經濟興起,亦進一步帶動了自由業。雖說不少自由業者都是因為經濟壓力入行,但這和企業正職是兩個生活形態。到了疫情過後,自由業者實際上亦未必願意重回工作大軍。換句話說,這些自由業者的生產力早就吸收到共享經濟之內,但是未必反映到傳統經濟模型之中。因此,有研究就指出,其實美國距離全民就業也許只差2%至3%的失業率,之後就很可能會經濟過熱而引發通脹。
上次高通脹壓跨了經濟活力,要數1970年代因為美元放棄金本位和石油危機。美元放棄了金本位,自然會增加了貨幣供應。這的確和過去十餘年兩次大規模放水有點類似。但是石油危機源自產油國集體減產,人工縮減了供應。今年通脹亦有像鐵礦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但似乎這只是簡單的供求失衡,而非人工操作。
人口老化就是通縮
另外,八十年代大部分發達地區的人口仍在增長,每年都有新增需求。但是現在日本和歐洲的人口老化嚴重,就連美國的出生率都不復當年勇。而人口老化和萎縮的影響,大體而言都是通縮。日本過去二十年的經驗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也許短期美國乃至全球的通脹率可能會上升,但是長期趨勢又和七十年代不一樣,未必會惡化成長期滯脹。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疫後房託新攻略》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