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內外因素夾擊,內地股市近月出現顯著回調,滬深300指數自春節過後的高位已累跌逾一成。美國國庫券的孳息率急升,固然是導致風險資產受壓和影響投資者情緒的主因。隨着通脹預期持續升溫,10年期美國國庫券孳息率升穿1.75厘水平。而早前公布的費城聯儲銀行製造業指數,更創下1973年以來最高水平,再度引發外界對經濟過熱的關注。
由於美國經濟前景轉強,而且市場憧憬新一輪刺激措施出台,已帶動經濟增長預測被上調。另一邊廂,歐洲的疫情似有反彈跡象,新增感染數字再度反彈,而且疫苗接種出現阻滯,導致部分歐洲地區再次實施或加強出行限制,可見外圍情況的不確定性仍然持續。
政策正常化料將逐漸推行
除此之外,中國股市受壓的另一個原因,很可能與投資者鎖定回報有關。畢竟在年初至今,部分較受市場追捧的股票,其價格已見明顯上漲。
更重要的是投資者開始憂慮,在中國經濟逐漸重回正軌下,貨幣政策將會趨向正常化。然而,我們認為投資者暫時毋須過分擔心,因為政策正常化料只會循序漸進。到目前為止,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已經連續11個月維持不變,而1年期中期貸款便利和回購利率亦沒有變動。
人行行長易綱早前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便向市場派「定心丸」,保證中國在維持槓桿穩定的同時,仍有力向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
規管金融科技朝更好發展
就個別行業而言,內地銳意進一步規管互聯網行業,為市場和該行業帶來不確定性。我們認為,監管機構目前正在設法了解如何適當地規管行業,以便業界在定價、數據處理和產品銷售上可朝着更公平、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為行業提供更良好的經營環境。
而監管機構的另一個目標,長遠是希望降低金融科技行業可能為金融體系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因此,金融科技企業很可能需要提升其資本基礎,更加仿效傳統金融機構的營運模式。
筆者估計市場仍需時間消化環球利率上升、經濟持續復甦、內地政策正常化等內外因素對大市的影響,因此短期市況仍將波動。不過,這些因素無改我們對中國股票長期的樂觀看法,而且當局很可能會待至內地經濟改善,企業盈利復甦才會考慮大幅調整政策。
結構性增長機遇仍然亮麗
因此,即使中央採取任何適度和漸進的緊縮措施,某程度其實反映內地的經濟情況偏強,而個別行業如金融業更可能因而受惠,但是投資者仍需提防監管政策的轉向,有可能會限制相關股份的上升空間。
在投資於內地市場時,投資者亦應時刻關注宏觀經濟和企業基本因素的變化。各種長期結構性投資主題,例如消費、技術本土化、碳中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數碼基建等將會是內地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當中的行業龍頭有望繼續受惠於中國的規模經濟和扶持政策。
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股市回調造就了吸納優質股票的良機。不過,投資者除了部署於中國股票之外,亦應該配置在亞洲其他市場之上,以全面捕捉環球復甦對區內經濟所帶來的好處。而且,中國目前仍然是亞洲最為波動的市場之一,所以透過主動管理選取合適行業和個股,是達致投資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