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2月4日起對自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則加徵10%關稅,其後特朗普與加、墨元首通話後,暫緩一個月實施加徵關稅,並稱與中國將很快進行對話,令避險情緒曾升溫的市場暫時鬆一口氣。然而,美國關稅政策仍很可能進一步推進,甚至波及歐羅區等,貿易摩擦若再升級,將為環球經濟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暫時來看,雖然被加關稅的各國提出反制措施,但同時似乎也想透過談判尋求解決方案,以避免貿易衝突升級。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貨品高達其出口八成,若落實關稅將對兩地經濟帶來重創。另一方面,短期內許多民生用品、農產品、工業原物料及工業零部件等或難以立刻找到進口替代方案,這將對美國消費者帶來立即的價格壓力。長期來看,筆者相信美國自身也禁不起這樣的貿易關稅政策。特朗普也自己留下後路,稱就算美國開始徵收關稅,未來還是能有條件地取消。
市場也關注特朗普政策是否將推升美國通脹,並迫使聯儲局改變利率政策。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於1月底的記者會直言,聯儲局不會預測關稅將會帶來的影響,實際數據的表現才是當局決定貨幣政策的依據。此言論表明聯儲局未來數月只會靜待其變,減息與否還是要逐月觀察美國通脹和就業等經濟數據的變化。但可以看見的是,市場對聯儲局暫停減息一段時間已無懸念,這也令股市也少了一分重要支持。
美國加徵關稅行動繼續發酵,筆者料市場將更審慎看待股市。雖然目前美國經濟狀態仍佳,然而特朗普關稅若持續甚至擴大領域,將帶來通脹並令增長受挫。尤其需留意美國股市過去兩年主要靠數間科技巨企所帶動,但科技股估值已高,最新的低成本高性能人工智能(AI)模型推出後,市場對於生成式AI所帶來的大型語言模型訓練資金投入,及相關AI基建如數據中心等投資是否過度憧憬產生不少疑慮。料美國AI相關的龍頭概念股未來的波幅只會更高,影響大市表現。所以今年筆者強調美股部署應分散板塊投資,注重派息股而不僅依賴高增長股。
亞洲股市方面,美元若因關稅推進而走強短期或對資金流向不利,但特朗普加徵關稅對內地經濟的實質影響有限,預期亞洲股市中長線將受內地經濟刺激政策,及區內更緊密的貿易聯動所支持。
債券市場方面,近月聯儲局已經充分管理市場及交易員對息口的期望,認為短至中年期的美債利率將保持穩定,於投資組合加入高評級美元債券,能鎖定目前較高的收益率並有效控制股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