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藍潮」來勢洶洶,美國財長耶倫上周四在接受CNBC訪問時重申,政府除了1.9萬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外,還有基建、環保和教育的方案,不包括在1.9萬方案之內,而永久投資部分(並非經常性支出)需由加稅負擔。雖然1月份耶倫曾經說明在經濟未恢復至疫症爆發之前水平時,不會加稅,亦𣎴會推翻全部前總統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敏感的美股難免一震,科技股特別受壓,周四晚納指一度下跌1.7%。
近中期選舉或難加稅
不過,筆者認為,美股今年內仍有空間上升,因為加稅由部署、提案至實施,少說都要一年半的時間,屆時可能美國民主黨因為中期大選臨近,又要改變初衷,那豈不是變了杞人憂天?
美國加稅似乎無可避免。不過在特朗普減稅前,雖說企業稅率為35%,但其實當時標普500公司平均付稅26%,減稅後,平均付稅為18%,明年底若加稅後上升至21%,不如字面所指的28%,標普500企業實際上多付3%。
富人稅或利中港亞洲市
不過,除了企業稅,拜登亦準備向富人增加徵稅,將導致部分資金轉移至新興市場,惠及中、港及亞洲股市。
美股調整的另一個原因是長期利率攀升,這大概是「膝蓋反射」(Reflexaction)。過去10年內美國長期實質利率上升,最顯著是2013年5月的「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2018年底美國政府停擺與2020年3月的疫症恐懼,美國10年期實質利率分別上升1.32%、0.5%及1.14%,標普500下跌幅度分別為7.5%、16%及27%。當然,三次股市都反彈,但原因不同,2013年聯儲局並無停止買債,美息回落,10年期國債利率於3厘見頂而於其後兩年半內回跌至1.5厘。
2020年3月,疫情在全球蔓延,投資者最怕是全球封關、封城引致「通縮」,但其後大家見證了科技的威力,在家工作、網上購物、網上教學都能夠令經濟活動延續,疫苗於短期內面世,令「通縮」並無大規模出現。
科技減通縮壓力
其實長期利率上升,短期利率受制於聯儲局政策而在短期內上升,流動性無萎縮,對股市並無影響。
筆者估計今年標普500目標為4118點。原因如下:從2011年至2019年底,美國標普500的平均每股盈利增長為7.7%。2019年,美國標普500的每股盈利約為162.93美元,以此為基礎,撇除2020年,以7.7%計算,今年每股盈利約175.5美元,並不包括「藍潮」另加1.9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和特朗普在去年12月爭取到的9000億美元刺激。
標指今年目標4118
在合共2.8萬億美元支出中,以財政乘數0.5計算,對經濟貢獻最高可達1.4萬億美元。標普500企業銷售佔美國GDP的31%,因此可貢獻4340億給標普500企業,佔總銷售5.2%,因此標普500企業每股盈利可從175.5美元上調至184.6美元。以23倍本益比計算,標普500應可見4246點。減去3%的「加稅」影響,標普500今年目標為4118點。
根據路透的研究資料指出,2020年新興市場引進外來資金只有3130億美元(IIF data),因為疫症原因,比2019年減少13%。但去年12月淨流入達459億美元,比2020年平均高1.2倍,11月份為淨流入750億美元,與3月份的900億美元淨流出大相逕庭。今年1月份新興市場淨流入維持在535億美元高位,並無受美滙及美國長期利率反彈的影響。當然,「藍潮」令拜登政府的任命順利,政府核心12個內閣官員中,現在少數族裔有6位,女性官員有6位(兩名亞裔),反映政府有決心去「單邊主義」,亦幫了新興市場及亞洲股市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