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遠遠沒有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然而,對於新增病例的再度激增,市場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事實上,自今年6月以來,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特100指數12次創下了其歷史新高,標準普爾500指數也接近新冠危機期間的最高水平。對此,我們有以下幾個基本觀點。
危機加速向數碼經濟轉型
首先,聯儲局強勁的回應措施、經濟活動出人意料地快速觸底反彈,以及人們對全球醫療界史無前例的疫苗及治療方案的科研競賽將會取得成功的希望,總體上支持了資產價格。其次,疫情危機加速了美國向數碼經濟的轉變,並鞏固了科技股的領導地位。第三,我們預期經濟將繼續復甦,且不會出現雙底衰退(所謂的W型)。雖然由於病毒在經濟強勁反彈的地區傳播,消費增長可能會放緩,但是以後的防控措施可能會更加溫和(例如關閉酒吧和強制使用口罩),而不會像疫情早期那樣嚴格(如居家隔離及停工停業)。最後,儘管如此,在有效的治療方案出現之前,市場可能會持續震盪,經濟很難全面復甦。
政策制定者並沒有重新實施年初時普遍採取的居家令,而是選擇通過關閉酒吧、限制餐廳室內的就餐人數,和強制要求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等措施,以微調經濟的重新開放。展望未來,政策制定者似乎不太可能廣泛地重新實施最具經濟破壞性的限制措施,如「就地避難」。然而,如果病例繼續增加,一些城市或州可能會別無選擇。
政策與數碼化撐起市場
近期的市場規律可以如此總結:一是科技和數碼化技術公司是相對的「贏家」;二是政策制定者將盡其所能支持收入和信貸供應;三是通過醫療手段解決新冠危機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如果歷史有什麼指導意義,經濟和市場終將在未來的某一天擺脫這場危機。
在6月初病毒似乎得到控制時,受線下經濟(如需要線下參與的活動、旅行、向中小企業放貸)影響更大的周期性股票,開始追漲那些對疫情危機較為免疫的科技及線上經濟相關企業。如今,這些股票基本上完全回吐了當時追補的漲幅。銀行股表現落後於大市,幾乎回落到了3月底的最低點。與此同時,科技股繼續創下新高。
在固定收益方面,投資級和高收益債券的息差有所擴大。但是聯儲局的措施似乎減弱了其影響。同樣,主權債券收益率表現良好。
綜觀全球,在最近新冠病例激增的情況下,歐洲的市場表現並沒有明顯好於美國,儘管大多數歐洲國家似乎在控制病毒方面更為成功。這種情況反映政策支援和數碼經濟的佔比,是目前市場最重要的支持。
新一輪疫情衝激較前弱
公平地說,我們對新冠病例的再度激增沒有引發更劇烈的股票拋售確實感到有點驚訝。事實上,在最近的病例激增期間,投資者唯一真正恐慌的一天是6月11日,當時標普500指數在一天之內下跌了6%。這可能是因為目前新冠疫情本身對經濟帶來的衝擊,與之前相比有所減弱。歐洲和亞洲在疫情控制方面的成功、有效的治療方案或疫苗面世的可能性增加,以及人們相信美國的政策支持將有效替代企業和工人的收入,這些都起到幫助作用。
投資風險依然存在。我們最擔心的是美國國會是否能夠通過擴大失業保險,及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資金的第四輪財政支援計劃。數據反映,4月和5月美國的個人收入實際上有所「增加」,而大多數經濟衰退期間的情況與此恰好相反,這反映了政府的支持政策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