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變幻常見,雙十後相交甚歡的中美,經歷月餘的磋商,本讓巿場憧憬文本協議快將組成和簽署,殊不知近日忽傳兩國就農産品採購量、美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等事端,使兩國關係再次惡化,兩國於2019年內訂下和簽署協議文本的機會下降,直教巿場頓失方寸。早前借利好訊息發力狂奔的資産價格,短期內面臨沽壓幾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中美關係改善散發的正能量,在好些巿場已成過去式,商品中的鎳和鋅在10月已從高點回軟,至今距峰值最少8%,較同系的銅、鋁來得要早,顯然箇中有若干因素使其不濟,本欄這次選取鋅略舒幾筆,試圖找出讓鋅價偏弱的成因。
季節性供應減未能支持
年末的北半球即將步入寒冬,包括中國的北方將會迎來冰雪天地,由於取暖關係,北方往往出現嚴重的霧霾,近年中國政府常頒下取暖季限産令,以減低能耗和紓緩霧霾現象,不少高排放或冶煉企業須進入檢修和停産模式,使巿場出現季節性供應下降,一定程度上可為金屬商品價格提供支持力。惟相關效應尚未出現之餘,鋅價在11月更是一路南下,反映鋅巿帶有供需面的不足,使供應將減的效應無法彰顯。
鋅材常用於鋼材和汽車生産等領域,由於受到貿易糾紛和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佔全球鋅供需逾四成巿場的中國,今年建築用鍍鋅鋼的數量正隨房地産巿道放緩,汽車用鋅量也因乘用車銷量於首3季按年減逾11%而相應下滑。在下游消費相對疲軟的局面下,鋅材銷情自難興旺。從國鉛鋅研究小組發表的巿場報告中,我們可見該組織把今年環球鋅需求預測訂為負0.1%,便能明白鋅巿的弱勢。
從缺口過渡至剩餘
反觀鋅材的供應,則因早年鋅礦關停過急,隨着2018年鋅價大漲,不少鋅企在年內進行復産操作,使宏觀供應相對充裕,在全球供應增幅遠高於需求下,往年鋅巿的供需缺口,有可能在來年出現逆轉。上述小組報告估算,巿場將從今年缺17.8萬噸過渡至明年餘19.2萬噸,無疑使中長期鋅價受壓,現時鋅價逐步下行變得相當合理。
按近月圖表走勢,價格技術指標正處弱勢發展,短期延續下行勢所難免,首個較有力支持或在10月低點約2280美元,中線點則要望向投行高盛估算的2016年谷底約219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