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主要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的轉向變得明朗,從過去數周央行官員的言論已可見一斑。如今,美國再次進入減息周期幾乎已成市場共識。投資者最關心的,可能是寬鬆貨幣政策是否能夠延期經濟步入衰退,同時對貨幣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
美元今年升幅蒸發
美國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似乎已有轉壞跡象,6月份費城聯儲製造業調查跌至4個月低位,而消費數據亦見疲軟;除了消費者信心惡化之外,就業市場差值亦開始見頂。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實體經濟或是貨幣政策,美國均與全球其他地區有差異化發展;而觀乎目前這些數據,這種差異發展趨勢似乎已近尾聲。
而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上月議息後的記者會上便重申,目前貨幣政策的取態是「預防勝於治療」。而央行官員早亦已表示,鑑於貿易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即使經濟數據靠穩,亦會放鬆貨幣政策。
事實上,自從美國在數年前宣布退市,並且逐漸開展利率正常化進程後,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基本上與其他央行有所差異。美元亦因利率優勢而受惠,美滙指數在2018年便上升超過4%,而美元的強勢亦一直延續至2019年,相關指數在年初至5月底便升了2%。
然而,聯儲局漸趨鴿派的取態,令美元開始回軟,單是在5月30日至6月25日期間的跌幅,便已經抵消了年初至今的升幅。關鍵在於一旦美國步入減息周期後,美元走勢將會何去何從呢?我們大可從歷史數據找答案,美元在第一次減息前會開始轉弱,情況和目前非常相似。然而,美元在往後的走勢,便要視乎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倘若減息措施被證實只是防患未然的手段,美元便會走強。否則,若經濟情況之後惡化,並且陷入衰退,美元便會進一步走弱。
資金流入債券市場
目前的經濟背景利好債券走勢。預期低息環境持續,將推動高評級債券的需求。而歐洲或持續推行量寬下,亦推升了高收益資產的需求。在截至6月24日的一星期,便有62億美元流入包括高收益和投資級別在內的美國企業債券基金,至於歐洲企業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亦分別錄得22億及18億美元資金流入。
我們認為央行今次作出了重大政策轉向,而這種改變正為風險資產,以至是防守性的固定收益帶來支持。不過,當前環境並不利於美元,而美元走勢在聯儲局7月份的議息會議之前,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在不明朗因素持續下,我們認為美元在首次減息之前,仍有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