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美貿易糾紛懸而未決,但卻無損未來經濟主調。在環球金融危機後,各地經濟體陷入低增長、低通脹及低利率的局面。如今通脹前景靠穩,而個別成熟經濟體的「增長空間」更有可能高於政府官方預期。另一方面,儲蓄過剩的問題導致全球實質利率低迷,亦令股票等風險資產的估值上升,同時推低預期回報。投資者仍以「追求收益」為重,而負債或低債券股權相關性保持不變。
我們預測,美國經濟有望緩慢穩步增長,反映美國與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在經濟走勢上呈現分歧,而中國市場隱憂升溫。我們認為爆發經濟危機的機會很微,亦未見通脹衰退跡象,在此形勢下,市場恐慌卻是入市好時機。
切勿忽視大局
一如所料,中美貿易談判成為市場焦點。最近數月,環球製造業及貿易增長顯著放緩,某程度上是貿易衝突直接及間接打擊營商信心,但一眾經濟體各自亦受到不同原因影響而放緩。
事實上,這情況的背後主因是內需,而非國際貿易關稅的影響。整體來說,我們認為環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為3%,而環球貿易增長則由3.9%降至3.7%。
家庭消費支持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放緩,乃因2018年財政刺激措施的成效開始減退,且臨近去年底金融市場開始緊縮。然而,美國家庭財政保持穩健,工資水平增長加快,失業率亦處於低位。
我們相信,在2019年稍後時間至2020年,家庭消費開支料會再度成為美國增長的主要動力,有助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卻會令貿易赤字擴大,繼而導致貿易僵局升溫。在此情況下,我們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約為2%,而在兩大因素互相抵消下,美元兌主要貨幣滙價於年內稍後時間料會保持平穩。
相比歐羅區及中國,美國貨幣政策應會更為緊縮。歐洲央行因經濟轉差而暫緩加息,導致歐羅滙價受壓。因此,我們預計美元兌主要貨幣靠穩,而隨着貿易戰稍見緩和,美元升值壓力料將減弱。若中國成功藉財政刺激措施穩定下半年的增長,屆時美元滙率相信會從高位回落。
中國放寬政策難一石二鳥
中國經濟同樣逐漸放緩,自2017年以來收緊貨幣政策,並着力抑制信貸增長,以求推動經濟轉向以家庭消費為主的模式。隨着政策局部見效,消費開支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以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來說,仍然比重不大。
中國政府至今取態審慎,但我們預期當局將會進一步放寬,並會調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藉此提高銀行間資金供應。問題在於政策成效多大。
據我們預測,這次中國政府的措施可望奏效,但成效未必如2015至2016年般理想。我們預期2019下半年經濟增長6%,但非官方的實質增長可能更低。因為當局希望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一方面透過減息刺激經濟,另一方面鼓勵商業銀行向民企借出更多貸款。我們認為,此舉旨在利用貨幣政策穩定金融市場,但刺激增長的成效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