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焦點仍放在貿易戰之上,特別是美國本周再向中國的科技板塊開刀,或許令投資者的憂慮持續處於高水平,但消息歸消息,筆者仍然相信中美關係最終不會惡化至爆發貿易戰,更重要的是過去兩周的一些正面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的講話及本周內地宣布的降準,最少對短線市況帶來刺激;而本周美日領導人會面,又有消息傳出南北韓下周的會面或會演變成和談,更多的焦點或會放在5月美國及北韓的會談,故此短期內投資者一方面仍然擔心貿易緊張局勢及其他負面因素,但卻不能忽視另一面的一些正面發展。
貿易緊張局勢緩和
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演講承諾提供更多的市場開放措施,尤其是金融和汽車產業的開放措施,市場情緒已有所改善。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讚揚習近平。其後中國又公布開放措施,包括決定將香港與內地股票的互聯互通每日交易限額擴大3倍,支持了亞洲股市。儘管現在還處於角力的早期階段,但雙方的言論表明有意願藉談判達成和解。
MSCI中國指數和恒生指數已經突破100日平均線,提振了技術展望。標普500指數也維持在200日平均線之上。筆者維持看好中長線股票的觀點,尤其是亞洲不計日本的股票。
聯儲對前景具信心
美國聯儲局最新的會議紀錄顯示,儘管近期貿易局勢緊張,當局委員仍對經濟前景有信心,近期的減稅政策配合成熟的經濟周期,亦令今年通脹有機會上升。3月份的數據支持了正面的前景,核心消費者通脹在一年內首次升逾2%,而生產商亦繼續擁有定價空間。儘管就業增長放緩,但這足以降低美國的就業不足率,並支持工資增長逐漸上升的趨勢。數據和聯儲局會議的紀錄支持筆者認為,今年美國還會再加息2至3次的觀點。
筆者對於成熟市場政府債券保持審慎態度,同時重點跟進新興市場債券,因為相關的債券有強勁基本面支持,同時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收益率。
第一季盈利成焦點
美國企業季度業績揭開了序幕,受惠新近減稅措施的提振,預計企業第一季的盈利將錄得18.4%的增長,高於今年初時預估的12%。從基本因素出發,筆者特別看好的兩個產業──金融和科技業,料將分別實現24%和23%的盈利增長。強勁的盈利支持對美國股票的正向看法。
在中國和香港方面,一部分消費行業已經預先公布了正面的第一季業績預告。筆者仍然認為,中國的盈利基本面依然強勁,並相信中國股市為亞洲不計日本區域之中的首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