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周前,我們曾在本欄談及在當時看似並無任何因素阻礙美股升勢的情況下,美股出現「融漲」的可能性是如何增加。然而在短短數周内情況便出現重大轉變。我們持續關注的憂慮氣氛在不斷消退之後,目前至少已經恢復了一部分,令美股的升勢受到一定打擊。因此,根據大部分傳統指標,美股市場的投資氣氛已從過度樂觀的水平回調。此外,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急升,並在迅速回落後再度急升的走勢,正提醒投資者美股市場的情況可以迅速轉變。
市場波動捲土重來
憂慮氣氛反彈的初步跡象是對美股泡沫形成的又一警號。從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平(Alan Greenspan)早前向美國電視台CNBC表示債券泡沫正在醞釀,到其他專家警告地產、科技股及整體美國股市均處於泡沫形成情況下,這都代表美國股市泡沫的警號在過去數周不斷增加。或許,這些警號本身已經有助緩和過度樂觀的投資氣氛。我們再次引用出自金融界巨子約翰.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的名言:「牛市在悲觀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狂喜中死亡。」我們一度主張這輪牛市是史上最不被看好的牛市之一,投資者亦持續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令牛市得以持續。但與此同時,我們留意到市場風險持續增加,並相信市場在短期内可能經歷連番波動。即使在最近一次拋售之前,市場寬度已不斷收窄,我們亦正處於市場典型的季節性疲軟期。不過現在我們相信,任何調整階段屬於持續長期牛市的一部分。隨着金正恩發出核武威脅以及特朗普的憤怒反擊,導致圍繞北韓的言論四起,形成第一大逆轉因素。到目前為止,北韓似乎有所退讓,投資者亦得以喘息;但市場焦點現時轉向有關特朗普政府的鬧劇,並日漸憂慮促進經濟增長政策能否通過,導致市場表現再度大幅回落。
未見熊市出現跡象
終究而言,我們認為傳統的基本因素將主導市場行為。經過表現疲軟的第一季後,美國的經濟增長有所反彈,就業情況持續改善,勞動市場收緊,工資增長中位數上升以及消費相對穩健。即使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但除了衰退環境以外從未出現過持續熊市的情況。根據美國經濟諮商局所公布的領先經濟指標指數(LEI)顯示,目前並無即將出現衰退的跡象。
此外,美國經濟正獲得來自全球各地市場的一定支持,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領先經濟指標自其2016年低位回升。
環球經濟增長支持
目前,業績公布也已大致結束,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看來亦相當穩健。雖然我們已經留意到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指數出現輕微回落,但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樂觀指數這項衡量重要小型企業板塊氣氛的指標實際上在最近有所上升。
如上文所述,美國勞動市場繼續改善及收緊,失業率下跌至4.3%,前瞻性失業救濟人數仍然處於歷史低位,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職位空缺數目創下620萬個的紀錄。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顯示,7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優於市場預期,上升0.6%,而6月份數據亦向上修正。由此可見,穩健的就業市場最終可能轉化為零售銷售開支增加。
華府可能帶來阻礙
經過夏洛茨維爾市(Charlottesville)恐怖事件一周的極度緊張及混亂後,市場充斥着各種疑問,尤其是即將就債務上限展開的爭論,以及特朗普班子的政綱。特朗普的商界諮詢委員會已經解散,醫療改革目前已不作討論,而在債務上限上調及協定預算之前,稅務改革推出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考慮到華府的鬧劇,市場只能無耐忍受目前情況,因為備受爭議的磋商可能變得更具挑戰性。
量化緊縮正進行中
另一方面,聯儲局可能展開其量化緊縮計劃,以緩慢縮減膨脹的資產負債表。我們深信聯儲局無意震驚金融市場,但聯儲局及市場目前仍處於未知領域,因為要縮減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是有史以來從未完成過的工作。我們繼續相信這將會成為另一項帶來市場波動的因素。
市場最近一輪波動告訴投資者應繼續放眼長線。由於估值依然高企,短期内市場仍然存在大幅回落的風險;但我們相信由於美國及環球經濟增長穩健、企業盈利強勁、通脹低企及環球流動性仍然充裕等因素的影響,牛市應能持續。
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市場及行業分析總監Brad Sorensen及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Jeffrey Kleintop,對此文也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