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環球金融危機以來,新興市場各範疇的整體債務水平上升,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增加至150%以上。本文將審視新興市場目前的狀況,並探討其投資啟示。
債務結構緩和相關風險
細看數據,新興市場債務的大部分增幅均來自私營機構,在亞洲尤其集中,信貸擴張超過30%,佔本地生產總值逾104%。相反,自2008年以來,新興市場主權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只增加13%。
債務水平上升,或會令投資者憂慮新興市場將面臨類似1990年代國際收支危機的困局。但事實上,債務的構成已令相關風險緩和。目前,大部分債務均以當地貨幣計值,而並非如1990年代般以強勢貨幣借貸。新興市場外滙儲備亦有助支付償債成本,根據國際結算銀行的資料顯示,新興市場外滙儲備已從1990年的0.9萬億美元擴大至2014年底的8.4萬億美元。然而,國內債務負擔加重將會拖累本地經濟增長,在中期而言,更會對新興市場增長造成負擔。
新興市場經濟衰退放緩
由於新興市場增長放緩及成熟市場增長加速,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之間的實質經濟增長差距已連續多年收窄,但這趨勢或會於2016年開始扭轉,部分原因是新興市場增長出現溫和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6年全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將增至3.6%,新興市場則增至4.5%。不過,基於成熟市場的溢出效應疲弱,新興市場數據的改善,僅反映對巴西、俄羅斯及部分拉丁美洲國家衰退放緩的預期,而並非因為新興市場經濟普遍出現強勁反彈。
商品價格,特別是油價,是影響金融市場情緒的關鍵因素。我們預計油價不會顯著反彈,但今年可望穩步上升,意味着油價的拖累影響應會減弱。預計全球石油消耗量將維持穩定;國際能源署預計石油需求將較去年水平每天增加120萬桶,增幅相對輕微。美國能源生產商的資本投資已見減少,自2014年10月以來,美國運作活躍的鑽探井數目已下降66%,有助紓緩供過於求的情況。然而,石油輸出國組織在適當生產水平上爭議不絕,顯示供應過剩的問題只能逐步解決。
中國應可避過硬着陸
此外,中國經濟增長的憂慮及政策的穩定性,是去年新興市場面對的主要不利因素。我們預期,隨着中國經濟過渡至服務業主導,2016年增長料將進一步放緩。然而,消費者開支及實質可支配收入穩步上升,加上房地產市場重拾動能,應有助中國避免出現硬着陸。
美國經濟增長或會減慢
至於有關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預期,已令美元於2015年以貿易加權計升值逾10%。在2016年,聯儲局收緊政策的步伐將是決定美元走勢及強弱的主要因素。聯儲局讓貨幣政策回復正常,但其餘大多數央行則推行寬鬆政策,導致貨幣政策出現分歧,加上聯儲局逐步加息,應可於2016年為美元帶來支持。過去兩年,新興市場的決策者已讓其貨幣貶值,目前許多新興市場貨幣的實質有效滙率都低於其10年平均值。然而,鑑於生產力轉弱及勞工市場持續緊縮,美國經濟增長或會減慢,因而可能削弱美元的強勢。
以上種種到底有什麼投資啟示?即使新興市場貨幣、利率、信貸及股市的估值已有顯著調整,投資者情緒仍然低迷,其對新興市場的持倉仍處於多年低位。要在今年紓緩新興市場資產的壓力,仍有待中國呈現更正面的情景、新興市場增長預期逐步改善、商品市場減少拖累,以及美元升值速度放慢。投資者應聚焦於對美元資金依賴較少、擁有較強外滙儲備、增長及盈利前景較佳,以及經常賬狀況強健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換言之,分辨新興市場的「贏家」與「輸家」,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