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結臨近,港股去向仍待內地政策發落,使恒指於全球各主要指數中處下游位置。名列前茅的是日股,日經225指數及東證指數2023年迄今分別進賬27.2%和21.5%;與此同時,圓滙走弱,兌美元計貶值約9%,在主流貨幣屬「尾二」,僅跑贏挪威克朗。
日圓2022年10月兌每美元挫至151.95才掉頭回勇,數月間最多升值19%,惟附【圖】所見,踏入2023年不久又轉弱,由127左右貶到昨天亞洲時段曾抵144,且和美滙指數走向似短暫脫鈎,相信本輪跌勢是由美日10年期債息差距擴闊主導;同期日經225指數收復3萬點大關並延續尋頂之旅。
圓滙趨貶,對外資而言,日本股市儼然提供「折扣優惠」,屬日股近月錄得33年新高的原因之一。至於其他催化劑,不容或缺的應是「股神加碼」。
畢非德投資旗艦巴郡再度增加日本5家企業的持倉,意味着即使於他入市後股價已以倍數上升,其內在價值尚未完全反映,確為一大利好。畢非德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押注日企,應是睇準當地經濟步上「復常」之路。
1990年代資產泡沫爆破後,日本央行出盡渾身解數,經濟依然「迷失」,近年才否極泰來,開始重回正軌,其中一個指標為通脹。在疫後,全球「頭號公敵」無疑是通脹,日本卻例外,皆因多年飽受通縮之苦,對物價另有一番感受。教科書的「通縮遏制經濟增長」理論在日本有過完美示範,如今核心消費物價指數「愈升愈有」且超越央行目標2%,顯示通脹萌芽,投資者憧憬能刺激經濟穩步復甦。
此外,企業盈利前景獲看好,還有回購股份亦成動力。「回購魔法」被視為美股2008年後寫下最長牛市的功臣,據Rosenberg Research早前統計,日本企業在截至今年3月的年度,宣布回購股份規模已達9.7萬億日圓(約5000億港元),屬歷史高位,有個別分析甚至認為,畢非德買日企就是預估回購可助股價持續上揚!此「魔法」從美國移師過來,能順利複製抑或遭遇水土不服仍待觀察,卻足夠成為炒作藉口。
日本股強滙弱情況會否延續,貨幣政策是關鍵。根據央行6月議息紀錄摘要,有官員要求提早檢討孳息曲線控制(YCC)措施,促請央行「卸鴿」的呼聲漸高漲。事實上,央行新任行長植田和男就位,加上經濟逐步好轉,市場估計日本終將放棄多年來的「鴿王」取態,圓滙近月貶值速度加劇,似乎為央行提供了適當出手時機,一旦落實微調,日圓或能頹極回升。
必須留意的是,日股有上述利好因素支持,估計漲勢暫時不致中止,假如圓滙也轉強,現在入市除了可得益於股價上揚,也能受惠滙價升值。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