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美中息差主導 人幣短線趨穩

踏入4月份,不少分析都嘗試預測,在渡過驚濤駭浪的3月後,哪類型資產能夠跑出。按往績,4月似對人民幣不利,事關在岸價(CNY)近10年跌多升少,且以10年平均表現計算,屬12個月中最弱,其實這主要受到2022年4月錄得歷來最大單月貶幅4.06%所影響,從內外因素評估,今年歷史重演機會不高。

內地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後疫情時代的商貿活動逐步恢復,誠如官方2023年的GDP目標也只要求增長5%左右,快速擴張年代成為過去,但相比其他成熟經濟體仍略勝半籌,對人民幣滙價應屬有利因素。

外圍方面,美國上周五揭盅的2月份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PCE)反映通脹壓力紓緩,為聯儲局結束加息周期提供更有力理據。不單美國,發達經濟體本輪緊縮來到尾聲已屬市場共識,會否立刻轉為放水則言之尚早,但已足夠讓政策上仍需寬鬆的中國,減低降準或減息時資金流走的風險,調控具較多選擇。

CNY今年首季兩次貶值至接近「七算」關口皆守住,附【圖】所示,美中10年期國債孳息差距在去年8月「負轉正」(即美息較高)後,CNY走勢與息差愈見密切,120日關連系數持續企穩0.6以上,這可解釋為人民幣滙率減少受其他「雜音」影響,回歸基本面主導,或可更容易從息差預估CNY的強弱。目前美中長債息差已自峰值下調,除非再度大幅波動,否則人民幣滙價於短期內有望保持穩定。

長線方面,要留意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近年地緣政局生變,中美博弈愈趨激烈,人民幣在全球使用日趨廣泛,單是3月最後一周就呈兩項突破:首先,內地跟法國完成第一宗用人民幣結算的液化天然氣(LNG)交易;其次,巴西與中國達成雙邊貿易以本幣結算協議,儘管未必即時全面放棄美元作為中介,惟日後會擴大本幣交易,將增加人民幣需求。

市場把上述人民幣國際化進展視作「去美元化」的一部分,中金發表報告指出,多國減少使用美元,意味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貨幣體系出現裂縫,中國的實體經濟競爭力重要性可提升,在結算、貿易或儲備範疇,人民幣都有較大拓展空間。

不過,這將導致人民幣滙率是漲是貶,相信要視乎各國本幣交易的運作情況而定,但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類似沙特阿美上星期斥243億元人民幣、以溢價近倍入股榮盛石化(002493.SZ)的交易估計陸續有來,代表人民幣資產可吸引多元資金青睞,對內地經濟肯定利大於弊。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