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2月31日

曾德明 基金

2015年中國板塊投資良機

2014年終於來到尾聲,回顧今年中港股市表現,首三季走勢毫不亮眼,反觀外圍市場如歐美及日本則顯著上升。當中的主因是外國投資者擔心中國踏入中等收入陷阱,增長無以為繼,因此即使中國企業盈利持續增長,但估值卻不斷向下。不過,中國股市在第四季突圍而出,人民銀行兩年多以來首次減息,為股市氣氛帶來顯著提振。隨着中國減息周期來臨,我們相信未來一年中國股市的情況將有望繼續向好,而個別板塊更可看高一線。

減息周期利好內險股

在中國減息的預期下,在港上市的中資金融股(特別是內險股)前景可望看俏。過去兩、三年,中資保險股的估值不斷下跌,主因是股市及債市的表現欠佳,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加上理財產品的回報較高,亦打擊保單的競爭優勢。不過,減息會令理財產品的回報下跌,保單的吸引力便會相對上升,帶動保險公司業務改善。與此同時,在減息周期當中,由於息率下跌會帶動債價上升,而股市表現亦傾向好轉,因此預期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將會受惠。

內銀內房估值低廉

環顧中國市場不同板塊,中資銀行的估值現時可謂「平絕」亞洲,甚至全球。內銀股的估值偏低,原因很大程度是投資者擔心內銀所公布的不良貸款比率水平較實際為低,但目前內銀股的股價已反映達6.5%的不良貸款比率預期。由於我們認為內銀股的估值已充分反映風險,因此雖然內銀本身並無特別利好的催化劑,但只要中國整體股市的估值獲得提升,估值低廉的內銀股亦可受惠。

房地產行業佔中國經濟比重達到三成,我們相信中國政府為確保經濟平穩增長,會繼續在有需要時放寬樓市措施。事實上,政府由2014年中開始已陸續放寬限購令及按揭批核,這顯示當局有決心亦有能力穩住房地產市場。與在港上市的內房股相比,在A股市場上市的內房股估值更低廉,個別龍頭企業的股價較其資產淨值更存在達40%的折讓,估值吸引。

醫藥行業維持高速增長

除了金融股外,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板塊是醫療保健行業,特別是醫藥類的股份。在人口老化及內地政府持續增加對醫療的投資下,醫藥行業近年以GDP的1.5至2倍速度保持高增長,相信在未來5至10年,此增長速度亦有望繼續維持。內地醫藥行業競爭激烈,因此,具備專利或獨家品種優勢的處方藥將面臨較少的競爭,前景較為看好。至於政策因素方面,在短期內,內地新一輪招標可能為藥價帶來降價壓力,但具備獨家品種優勢的藥品將擁有較強的抗跌力。若醫藥股在短期內出現調整,將會帶來長線的買入良機。

投資關鍵:遵守紀律

現時美國經濟漸見起色,而歐洲及日本均繼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我們有信心環球貨幣政策環境可望保持寬鬆。中國在繼續推行改革之餘,開啟減息周期,這將會對中國股市走勢帶來重大影響。為了保持經濟平穩增長,我們相信中國將會在有需要時進一步減息。不過,減息的主要目的是保住經濟增長底線及就業,而非刺激經濟大幅反彈。因此,當局將因應經濟數據及表現以調節減息步伐。

踏入2015年,我們預料中港股市的上升潛力有望達到10%至15%,但股市及經濟的周期將會縮短,表現不會一面倒地樂觀。因此,來年的投資關鍵在於保持紀律,不能過於貪心。若股市價格已充分反映基本因素的話,便應適時獲利。

曾德明

惠理基金

亞太區分銷業務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