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外滙市場出現比較有趣的現象。日圓(兌美元較7月低位一度上升超過2000點子)、瑞郎、人民幣成為表現最好的主要貨幣之一,甚至帶動亞洲貨幣馬來西亞令吉、泰銖等也紛紛上揚。
這主要源於日圓自7月11月以來的幾輪套利交易拆倉潮,第一波拆倉出現於7月11日,因美國公布遜於預期的通脹數據,同時日本疑似出手干預滙市。第二波拆倉主要是因為美國前總統(下一任總統候選人)發表關於美元強和日圓弱的評論。第三波則是因為市場期待聯儲局釋放鴿派訊號,以及日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
至於第四波,主要是源於日本央行除了加息15個基點之外,行長還暗示可能進一步加息,目前市場預期年底之前還有可能再加息15個基點。與此同時,上周聯儲局雖然按兵不動,但主席鮑威爾隨着勞動力市場降溫和通脹率下降,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繼續趨於平衡。他還表示如果通脹數據支持,FOMC最快將在9月份減息。這加上創8個月最大跌幅的7月ISM製造業指數,以及遠遜於預期的7月非農就業數據,令市場增加對聯儲局今年減息的押注,一度預期年底之前減息5次。
帶動亞洲主要貨幣向上
隨着美國和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距收窄,至2023年4月以來最少的285個基點,投資者被迫平盤擁擠的日圓空倉。隨着美元兌日圓跌穿100日均線(155.66)和200日均線(151.59),下跌的速度因為空頭回補而加快。同時,套利交易的拆倉潮延伸至另外一個受歡迎的融資貨幣,包括瑞士法郎和人民幣。而日圓和人民幣的上漲,則帶動亞洲其他主要貨幣也紛紛向上。
不過,上周隨着美國公布的數據,包括7月ISM服務業指數及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優於預期,市場削減對聯儲局大幅減息的押注。另外,日本央行會議紀錄及日本央行副行長的言論,意味該央行暫時不會繼續持續加息。因此,套息交易的拆倉潮暫告一段落。
潛在拆倉潮衝擊或有限
接下來,市場最關心的問題是,日圓的空倉還剩下多少。根據CFTC數據顯示,日圓非商業淨空倉規模較近期高位縮減了超過一半。瑞郎非商業淨空倉規模,也較近期高位縮減了約30%。這意味潛在的拆倉潮,對市場的衝擊可能不會如上周一的時候那麽大。
不過,一旦出現催化劑(例如美國接下來公布的數據,包括7月CPI遜於預期,導致聯儲局減息預期再次升溫),息差收窄的預期,可能引發新一輪拆倉潮。而當人民幣顯著上升時,不排除可能驅使中國出口商集中進行結滙,從而進一步推升人民幣。
人幣和瑞郎上漲或短暫
然而,即使沒有出現新一波拆倉,日圓中長期仍面臨上行風險,因為日本央行處於加息周期,而聯儲局大機會於9月開啟減息周期。
相反,有別於日本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和瑞士央行仍處於減息周期。近期數據顯示,中國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動力(出口)也出現轉弱的跡象。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改善,以及中國人行減息預期降溫之前,人民幣資產的實際需求料仍然較低。而瑞士低迷的通脹率,也可能支持瑞士央行持續減息。因此,人民幣和瑞郎短期的上漲,可能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