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4月16日

譚家駿 基金

投資零售配套 促中國消費轉型

央視最近有報道指,中國政府打算投入1萬億元人民幣重建棚戶區,以加快推動城鎮化發展。於是,加大基建及城鎮投資再次成為近日刺激中國市場的動力之一。上期為大家分析過投資城鎮化可促使經濟朝消費轉型,及改善勞工質素。今期就繼續為大家分析。

投資能引發消費需求

投資除了能夠推動消費,而且還可以創造較公平的環境,好像在城鎮化及加大投資協助下,中西部省份獲得資源日漸增加,交通運輸基建發展有助減輕生活成本。因此,在中西部等省份的工人愈趨貼近沿海城市,需求也日益趕上。此外,過往部分地區或民眾難以利用具生產力資產,以及教育和健康護理等問題,都有賴投資解決。

零售配套待發展

在零售方面,配套不足是限制消費增長重要難題。中國的物流發展尚未完備,就令到市場應付消費增長的能力不足。現時普遍估計正式物流行業的市佔率仍未及一成,很多時仍是由東主利用電單車或三輪車運送。而亦由於供應鏈欠完善及交通擠塞,所以網上消費特別在二、三線較小型城市就迅速發展起來,例如廁紙、即食麵、衣物及鞋履等網上銷售也很興旺。不過,因為消費者在大城市更易到達零售網點,所以對網購的依賴度較輕。

另外,另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是分銷中心數目及網點不足。中國首10大零售商擁有網點的數目只有1.4815萬個,相較美國首10大零售商擁有網點的數目達3.1752萬個明顯相差很遠,在成本效益上仍有顯著的提升空間。顯然,加大投資是解決傳統上消費相關基建不足的良方,亦是促進長線消費的基礎。

市場效率改善有助釋放需求

要推動消費其中一個方法是透過降低生活成本,從而令實質收入得以增加。不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利用價格控制等手段是難以取得成功。而真正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是需要提升市場效率,好像投資於貨物及服務的生產和運輸。特別是在中國,正是供應而非需求限制了經濟增長,要釋放需求應投資創造供應,這亦有助降低相應成本。

舉例來説,昆明最近興建了一個年客運量達30萬人次的新機場,啓用首10個月使用量已達20萬人次,而且按現況看更會達36萬人次。相比之下,舊的內陸機場去年客運量只有10萬人次,顯然投資能釋放出需求。

整體來看,投資的效益在中國是十分明顯的,因為這可令整體實質收入上升,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及打造更公平的發展環境。故此,中國政府及市場應投入更多資源於基建配套,以釋放潛藏需求。另外,鋪建更強大的物流及交通運輸網絡,將可令貨物運輸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的效益也可得到更佳的實現。投資及消費能相互刺激增長,亦能造就更多投資機會。

譚家駿

首源投資

北亞洲區分銷業務主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