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從去年10月的低位反彈,令人懷疑市場是否與美國聯儲局作對。美股的「最小阻力之路」似乎向下,因此利率波動的穩定性及貨幣政策路徑趨向的明朗度,將會是市場焦點。
大部分投資者均知道,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存有「漫長而多變的滯後性」,而我們認為經濟及市場尚未完全擺脫這種滯後效應。
投資者情緒似有泡沫
7月底,標普500指數距離2022年初的歷史高位不足5%,美國國債收益率則飆升至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最高水平。市場加倍關注聯邦預算赤字、債務水平高企及償債成本攀升,亦憂慮中國經濟增長乏力引發的連鎖反應。美國經濟增長出乎意料地表現理想,加上通脹仍然揮之不去,令當局有可能再次加息。此外,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盈利未有意料之外地出現增長,預測盈利亦一直下跌;在估值偏高的環境下,投資者情緒似乎略有泡沫跡象。
盈利方面,自去年10月以來,所有股市的升幅均來自估值倍數(市盈率)擴張,而該公式中的分母(即盈利)其實沒有上升,加上收益率飆升,令市況回軟,尤其是市場上估值最高的板塊。
在8月,標普500指數由7月底的高位回落近5%,而納斯特指數及羅素2000指數的近期跌幅,則同樣介乎7%左右,雖然尚未足以抹去今年以來尚算理想的升幅,但未來可能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或至少是較大波動)。這次是今年第二次大幅回落,第一次是在2月初到3月中旬地區銀行倒閉期間。
市場廣度有所收窄
今年6月,包括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Meta、特斯拉及Alphabet在内的美國科技七大巨頭(Super 7),幾乎壟斷了標普500指數的全部升幅,而在此前的60日內,該指數只有15%成份股跑贏其整體表現,為1990年以來的新低,顯示集中風險上升,並預示各成份股的未來表現很可能向中間靠攏。更近期的情況是,各大指數本身及彼此的廣度均有所收窄。
截至7月底,只有醫療保健和必需消費品兩個板塊中,有少於七成的個股以高於公司股價50天移動平均線的價格交易,相比之下,能源板塊達到相同條件的個股比例達到100%,另外3個板塊的個股比例亦至少達到九成。至8月中旬,甚至是能源板塊的廣度亦略為收窄,而公用事業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情況則明顯轉差。
就較長期的200天移動平均線而言,能源板塊自7月底以來有所回升,但這是所有板塊中唯一未見有惡化跡象的板塊。就50日移動平均線來看,公用事業的跌幅最大,其表現相對疲弱,與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息息相關,即隨着固定收益的「收益」部分有所調整,收息股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隨着去年10月大市見底,能源股對去年市場及盈利表現的突出貢獻無以為繼,而作為「增長三巨頭」的科技、非必需消費及通訊服務板塊,則處於領先位置。
需作回調以建穩固基礎
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行突破,對股票的估值構成壓力。自去年10月,由於企業缺乏盈利增長,股票市盈率受到的壓力更大,對估值較高的大型科技股及科技型股份來說尤其嚴重。市況很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回調,方能為後市發展建立較穩固的基礎。
最近經濟活動較預期為佳,加上通脹揮之不去,可能會使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高企。與此同時,我們仍然建議股票投資者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及定期再平衡以降低風險,同時採用因素型方針,主力投資於優質股票。
嘉信理財高級投資研究専員Kevin Gordon,對此文也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