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受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緊張影響,連跌4天。四大指數中,納斯特和羅素2000再次面臨進入熊市邊界,從高位下跌了20%。幸好標普500和道指相對跌幅沒有那麼嚴重,分別跌12%和10%。但四大指數紛紛再次測試1月24日的半年低位,後市要看能否穩守這些關鍵的支持位。
談到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筆者並非政治專家。但常說「政經」,政治很多時離不開經濟。今期嘗試用經濟角度,分析當下俄、烏、歐洲和美國的局勢。
2月22日,烏克蘭東部兩個地區宣布獨立,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宣布承認其地位。引發美歐的制裁行動。首先,俄羅斯銀行不可以賣債券給美國或歐洲。這行動希望制止俄方透過賣債集資,以支援其軍事行動。另外,拜登揚言要打擊普京的支持者,制裁俄國的權貴和其家人。最有趣的是最後一項制裁行動,就是拜登要求德國暫停審批「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德國亦應美方要求,宣布暫停那管道的認證。
烏反俄不單考量政治
首兩項制裁行動是美國慣用的手段,但第三項就顯示美國對俄烏局勢的經濟考量。「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全長1200公里,從俄羅斯西部接近芬蘭邊界沿岸城市Ust-Luga,經過芬蘭海峽和波羅的海的海床,直達德國城市Lubmin。管道由俄羅斯、德國、荷蘭、法國和奧地利多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合作開發,於2021年9月完工。有「北溪2號」就當然有「北溪1號」。同樣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直達德國,「北溪1號」於2012年8月全面啟用。看到合作參與公司的名單,不難想像那些國家會反對這兩個大型項目。除了一些中歐和東歐國家,最大的反對聲音就是來自烏克蘭和美國。
在未有「北溪1號」前,俄羅斯要輸出天然氣到西歐國家,例如德國,必須要經過鄰近國家的天然氣管道。而這些國家會向俄羅斯收取「中轉費」。根據烏克蘭最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Ukrtransgaz在2011年的估算,「北溪1號」令烏克蘭每年少收7.2億萬美元的中轉費。而「北溪2號」的啟用,更會令烏國每年損失30億美元收入。烏克蘭連同北約組織反俄羅斯,看來並非單單政治考量那麼簡單。
那美國呢?按道理「北溪2號」對美國不會有像對烏克蘭的經濟影響吧!但要知道,美國其實在能源生產方面,是世界的領導者。雖然以國內生產總值計算,俄羅斯是全球第11大經濟體。但從能源生產方面,就極有可能威脅美國的領導地位。美國每年的石油生產量全球排名第一,隨後是沙地阿拉伯,而俄羅斯就排第三。至於天然氣,美國每年生產量冠絕全球,但隨後的俄羅斯生產量近年大大提升,生產量已達美國的七成,是第三位伊朗的2.5倍。
美唾涎歐洲這塊肥肉
話雖如此,美國斷不可能鋪設一條像「北溪」的管道,從美國直達歐洲,理應不能與俄羅斯競爭。可知道美國近幾年積極開發「液化天然氣」,就是把天然氣冷凍至攝氏零下126度,凝結成液體,這就可以用大型油船運到海外。立陶苑這個前蘇聯國家就是繼波蘭後,第二個輸入美國天然氣的東歐國家。歐洲這大塊肥豬肉,美國又會否眼白白給俄羅斯獨吞?更勿論如果俄羅斯的天然氣市佔率在歐洲提升,隨時威脅美國的天然氣領導地位,無論於政治和經濟層面,都是美國政府不願意見到發生。
說到這裏,大家應該可以更加理解最近油價的升浪,和天然氣價格波動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