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活動強勁反彈,加上通脹預期升溫,令外界認為,上月的聯儲局議息會議是當局改變目前寬鬆政策立場的關鍵時刻。在會議結束之後,美元指數已累升近2%,開始有投資者疑惑美元的升勢能否持續。
推動美元向上的主要原因,莫過於聯儲局政策正常化,以及當地經濟反彈推高國庫券孳息率,並且在未來3至6個月內,有望升至1.875至2厘的水平。這個預期若然成真,確實是利好美元。美元指數在2021年的第一季便上升了3.7%,10年期美國國庫券孳息率則上升70個基點。這些走勢某程度反映,市場預期聯儲局在政策正常化的步伐上,有望領先其他成熟市場央行。
滙率升值因素眾多
雖然債券孳息率之間的差異,促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佔優勢,而且這種走勢很可能會在短期內持續,但是觀乎美元在第二季的走勢,卻又帶來了其他啟示。美國國庫券孳息率在第二季維持穩定,不過美元指數同期下跌了3.9%,抵消了第一季的升幅。
由此可見,利率優勢並不是決定滙率表現的唯一因素,反而市場上的風險偏好、各地在增長步伐上的差異,以及財政狀況和經常賬餘額,均會帶來影響。
若從增長差異的角度分析,美國經濟可說是目前市場亮點之一。我們預期在穩健的消費支出推動下,今年第二季的實際GDP年率有望增長9.8%。在未來幾季,美國經濟可望持續增長,但是投資焦點可能會轉向其他地區。
美國雙赤料續上升
隨着疫苗接種進度加快,歐洲可能成為下一個增長勢頭回升的地區。至於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隨着區內有更大比例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需求復甦有望在今年底和2022年加快。
與此同時,美元仍要面對一些較長期的結構性利淡因素,包括財政赤字和經常賬赤字偏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便預測,美國整體政府債務總額將由2020年佔GDP的127%,上升至2021年的133%。至於經常賬赤字,預期則會由2020年佔GDP的3.1%,增至2021年的3.9%。而數據在未來數年將有望企穩,之後才會逐漸改善,這無疑將限制美元上升。
變種病毒影響需求
總括而言,雖然世界各地經濟的復甦步伐將影響美元前景,但隨着美國國庫券孳息率上升,美元短期內相對其他低息貨幣或將維持升勢。
而美元走強對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來說,確是短期的不利因素,然而區內企業盈利和宏觀經濟的基本因素仍然樂觀。鑑於亞洲最近爆發變種病毒疫情,某程度會延遲需求復甦,令亞洲各地央行在考慮是否採取鷹派政策取向時會有所顧慮。
然而,對於拉丁美洲和中、東歐的一些新興市場央行來說,加息周期其實已經開始,而這些地區則包括巴西、匈牙利、俄羅斯和土耳其,措施應有助提升區內貨幣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