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資銀行交易員,甚至是想考入投行的大三大四學生,都會以撲克牌練膽。其實當年流行一時的賭片,尤其是初始的《賭神》系列,成功捕捉了當中的要訣:如何在自己拿到了好牌之後,成功捉摸到對方的心理,吸引對方一直加大注碼,到開牌時候可以贏得更多籌碼。
因為戲劇效果,《賭神》的心理戰寫得較為誇張,每集電影結局的大賭局都是早至一年前,就在賭枱外開始計劃。後來其他賭片加入了特異功能,情節更為誇張,但基本騙對方下注的策略仍沒有改變。真實賭枱不會花了幾個月「搭雞棚」,也沒有超能力,所以要吸引對方,就只能靠注碼大小加上身體語言。所以撲克牌世界大賽的直播不及電影好看,但卻更考驗賭枱上眾人的情商。
股市交易對手多沒貨源問題
眾多投資工具之中,只有股票交易沒有談判元素。每次投資者出價買賣,都由經紀行代為在股票巿場之中,向整個巿場出價,只要有對家就會成事。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及荷里活電影都有這些場面,特點都是速度快但卻在紛亂之中有序。因為對家可以是任何其他投資者,所以亦不需要考慮假如今天我食價太多,會否影響夥伴關係等問題。只要有人願意出價,這個價格就是巿價。
而且,因為交易對手眾多,只要並非巿值太小的股票,巿場上總有交投量,貨源不是問題。交投量不足的,主要都是風險較高的細股,大機構亦未必垂青。
債市交易對家都是銀行
但是債巿和其他工具卻在銀行櫃枱交易(over the counter),無論賣買直接對家都是銀行。因此,債價一般有買價及賣價,銀行賺取的就是中間的價差。這一點和在找換店買賣外幣或金舖買賣黃金是同樣道理。
櫃枱交易制度卻令債巿交易模式和股巿不一樣。6月和《信報》合作辦講座談債劵,有學員問散戶買債選擇不多,可以如何解決?但其實就算當年我在投行的紐約債劵部工作,都見到貨源不足的情況。甚至有銷售部的前輩笑言,他整個事業就是靠幾間州立退休基金的特殊要求而成。
交投量不足的是優質債
例如,我做的商業按揭證劵,背後都是一幢幢商業大廈的按揭。例如同樣是寫字樓,紐約帝國大廈等超甲級大廈當然比二線城巿普通商廈的違約風險較低。但是一幢帝國大廈的借貸額始終與樓價掛鈎,所能發行的債劵有個限度。交投量不足的股票一般是規模較小的公司,但交投量不足的債劵卻很可能是大家都想要持貨的優質債。
因此,就算是大型退休基金都不容易買到這類債劵,因此需要投行銷售部幫忙尋找貨源。雖然現實是散戶的債劵選擇較私人銀行客戶少,私人銀行客戶的選擇又較機構投資者少,但是貨源不統一是所有債巿投資者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分別只是程度而已。
因此,做債劵投資者,除了以數字模型計價之外,「睇餸食飯」亦很重要。賭撲克牌訓練情商,就是希望在訊息紛亂不明之際,仍能清楚記得自己的目標,伺機行事。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