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一直有留意Morningstar的研究,應該知道我們認為投資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投資涉及很多變數,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不能單純考慮費用,但我們建議投資者視開支比率為第一或第二個篩選準則。
在進行預測能力測試時,我們會採用歷史數據,也是投資者可以隨時輕易獲取的數據。我們的模型亦包括那些已經結束的基金。事實上,它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為高收費基金往往有更大機會失敗和被合併。如果不把這類基金納入計算範圍,高收費基金的表現便會較真實優異。
我們研究開支比率如何影響多項指標,包括隨後總回報、調整認購費後回報、標準差、投資者回報以及Morningstar星號評級。我們亦計算出上述各項指標的成功率,它反映能在測試期間存活並跑贏同儕的基金比例。(其他數字只包括整段時間均存活的基金的數據。)
測試時,我們首先將每個Morningstar組別的基金按收費分為五份位數,繼而將各組別中開支最低五份位的基金歸類為一個資產類別,將各組別中開支第二低的五份位基金歸類為另一個資產類別,如此類推。我們進行各測試兩次,一次只將每隻基金的一個股份類別納入測試範圍,另一次則納入所有股份類別。將一次測試局限於同一基金中歷史最長的股份類別,可以剔除對同一基金不同股份類別之間的比較。因此能回答此問題:到底收費對選擇不同基金的影響作用,是否尤甚於選擇同一基金的不同股份類別?
我們分別研究截至2015年12月底5年時間、截至2015年底4年時間,如此類推。
適用於挑選任何資產類別
我們進行這項測試多年,而開支比率持續展現出其預測能力。由2010年至2015年期間,無論以開支比率挑選任何資產類別或任何五份位的基金都有好處。以美國股票基金為例,開支比率最低五份位的總回報成功率為62%,而第二低五份位、中間五份位、第二高五份位及最高五份位的總回報成功率分別為48%, 39%、30%及20%,可見開支比率五份位愈低,成功獲利的機會愈大。
讀者可能會奇怪為何只有一個五份位的成功率高於50%,這是因為不少基金無法存活整段測試期間。假如測試期間沒有基金被合併,整體成功率會平均接近50%。而現實中約有20%基金被合併,因此平均成功率只有40%。
其他資產類別的情況亦大致相同,以國際股票基金為例,開支比率最低五份位的成功率為51%,開支比率最高五份位的成功率則為21%。
預測標準差能力明顯遜色
這種預測能力在我們測試的其他範疇亦得到證實。考慮開支比率有助爭取更佳的投資者回報,以及調整認購費後回報──畢竟兩者與總回報的關係頗為密切。相比之下,開支比率對標準差的預測能力明顯遜色,原因是收費與波動性並沒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以美國股票基金及行業基金為例,低收費基金的標準差稍低於高收費基金,但我們並沒有在其他資產類別發現類似模式。
將測試局限在每隻基金的單一股份類別又如何?結果是收費的預測能力更明顯。以美國股票基金的開支比率最低五份位組別為例,單一股份類別的成功率為64%,高於所有股份類別的62%,而開支比率最高五份位的成功率為15%,低於所有股份類別的20%。
大部分資產類別的情況也一樣,唯一例外的是環球股票基金。由此可見,考慮收費除了有助投資者選擇同一基金的不同股份類別,對挑選不同基金亦有正面作用。
作者為Morningstar基金研究總監Russel Ki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