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季一次的「央行超級周」又來臨,中國人民銀行會否像2月般調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明天(20日)自有揭曉。澳洲及日本都在今日公布議息結果惟難以相提並論,若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日本央行的決定甚至比稍遲議息的聯儲局更具關鍵性。
日本政府據報有意表明「戰勝通縮」,股市剛剛突破受制30多年的前頂,印證已「走出迷失」,分析估計長期寬鬆貨幣政策行到盡頭,債息曲線控制(YCC)可告一段落,「負利率時代」也有機會正式終結,問題是會否為市場帶來額外驚喜。
隨着日本「卸鴿」,投資者目前共識是「滙升股調」,幣策改變將令日圓相對其他貨幣(主要指美元)的息差收窄,利好圓滙;日股方面,這輪漲勢部分確是靠弱日圓推動,惟升值估計只會加深股市調整幅度,料無「牛轉熊」之憂。
目前要數日本市場面對的最大風險,或許是央行繼續按兵不動,皆因結束寬鬆已反映在股滙之上,若果就任行長快滿一周年的植田和男選擇以不變應萬變,反而會引發資產價格震盪。
至於肯定靜觀其變的聯儲局,2024年第二趟政策會議似乎暫缺話題性,上次放鴿觸發市場預期今年提早減息,到近日數據顯示通脹升溫,上半年調低利率的機會正在下降,相信最新點陣圖(dot plot)對本年減息幅度中位數預測可能略作修改。
按FedWatch資料,延至6月減息縱屬主流看法,機率也僅六成左右,一旦往後幾個月通脹未見回落,進一步推遲減息殊不出奇。
2022年聯儲局憑「鷹式緊縮」把勁飆的物價遏下來,惟如今通脹似有重燃苗頭(明顯跟局方目標2%仍遠),加上半世紀前太快減息最終換來更猛烈加息的前車之鑑,局方今次對重啟寬鬆只會格外小心。
早前投資者憧憬的低通脹、高就業(以至經濟增長強勁)僅屬「暫時性」,美國經濟如何着陸似乎仍存在不少變數。附【圖】所見,紐約聯儲銀行編製、以3個月和10年期國債息差推算一年內美國陷入衰退的比率,至今未脫「險境」(往績攀至30%以上即難免衰退),這項連新冠疫情突襲都能趕及發出預報的訊號,依然示意衰退難逃。另一方面,經濟領先指標(LEI)已連續下挫23個月,按年跌幅於7%位置徘徊,警報同樣長鳴。
換言之,儘管目前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強韌,卻未完全排除衰退風險。如果經濟滑坡,硬着陸機會大增,屆時也許將成為聯儲局提早減息的導因。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