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4年2月28日 香港財經 時事脈搏 港聞

【預算案】重點措施一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主題為「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短期要鞏固經濟復甦勢頭;長遠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調整;其中,樓市即日起全面「撤辣」,並放寬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措施。

以下為新一份《預算案》的重點措施:

物業市場

• 即日起撤銷住宅物業的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
• 進一步放寬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調整其他與物業貸款相關的監管政策

土地及房屋

• 2024/25年度賣地計劃、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和重建及市區重建局項目的潛在土地供應可興建約1.5萬個單位
• 2幅商業用地及1幅工業用地提供約12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和54萬平方米工業樓面面積
• 未來5年準備好可興建不少於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土地
• 公營房屋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0.8萬個單位
• 延長「現金津貼試行計劃」1年至明年6月
• 今年起計5年內,每年私營房屋平均落成量超過1.9萬個;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約10.9萬個

金融及股市

• 發行700億元零售債券,其中包括500億元銀色債券及200億元綠色及基建債券
• 積極推動引入股票大宗交易、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納入互聯互通
• 延長「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資助計劃」3年
• 優化家族辦公室基金等的優惠稅制
• 預留增撥1億元推動和促進金融服務持續發展
• 建立庫存回購股份機制和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運作,目標今年中落實
• 探討措施以完善上市機制、優化交易機制、改善對投資者服務、加強市場推廣等
• 豁免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單位轉讓和期權莊家證券經銷業務的印花稅

吸引企業、資金、人才

• 40多家重點企業已經或將會落戶或擴展在港業務,投資逾400億元,創造約1.3萬個職位
•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半年將落實首批直接和共同投資項目,涵蓋生命科技、綠色科技、半導體、芯片等
• 籌辦「國際主權基金圓桌會議」和「香港初創投資和發展高峰論壇」
• 上半年就引入公司遷冊機制提交立法建議
• 推動在中東上市追蹤香港股票的指數基金(ETF)
• 今年中檢討「高才通」等安排,舉辦全球人才高峰會

協助中小企

•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八成及九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至2026年3月底
• 「BUD專項基金」:注資5億元,包括增設「電商易」,企業最多可獲100萬元資助,在內地推行電商項目
• 「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今年初陸續邀請餐飲及零售業中小企挑選現成方案

支援市民和企業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4/25年度首季非住宅物業差餉,上限1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3000元
• 寬減2023/24課稅年度100%利得稅,上限3000元
• 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作相若安排

財政整合計劃

• 繼續推行公務員編制零增長
• 政府各部門在2026/27年度再削減1%經常開支
• 檢視「政府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2元優惠計劃」)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運作,強調無意取消

增加收入

• 商業登記費增加200元至每年2200元,4月1日起生效。另豁免150元的商業登記徵費,為期2年
• 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建議實施兩級制,只影響以標準稅率計算稅額而入息淨額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
• 酒店房租稅明年1月1日起恢復徵收,稅率為3%
• 上半年度就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提法例修訂,只影響應課差餉租值超過55萬元的住宅物業

綠色未來

• 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延長至2026年3月,寬減額下調40%;「一換一」計劃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為17.25萬元;一般電動私家車寬免額上限為5.85萬元;稅前車價超過50萬元將不獲寬免
•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延長至2027年
• 今年上半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
• 撥款6500萬元,向按國際減碳標準獲得高評級的香港註冊船舶提供優惠

數字經濟

• 撥款約3億元建立企業版「智方便」
• 今年推出「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第一階段服務,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結算啟動「數碼港元」第二階段試驗
• 啟動「數碼港元」第二階段試驗
• 「數字人民幣」擴大在港試點範圍,包括通過「轉數快」增值數字人民幣錢包
• 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和技術支援

創新科技

•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今年投入服務,並撥款30億元資助大學、研發機構和企業運用超算中心算力等
• 今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促進第三代半導體研發合作
• 動用60億元資助大學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
• 今年內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配對形式提供每家企業最多2億元資助
• 撥出20億元支持「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進駐河套
• 撥款2億元為河套生命健康初創提供孵化和加速計劃
• 撥款30億元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
• 向8所資助大學技術轉移處各提供最多1600萬元資助

打造香港品牌

• 增撥逾10.9億元加強推動旅遊發展和舉辦活動,包括每月舉辦煙火和無人機表演、重新打造「幻彩詠香江」,並在海濱試行引入餐飲、零售、娛樂設施;沉浸式深度遊,以「城市漫步」等為主題;針對年青客群推廣遠足、單車、直立板、越野跑、野外觀星等
• 預留1億元加強未來3年宣傳盛事
• 繼續舉辦主題式金融論壇,如「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裕澤香江」高峰論壇
• 推出全新「海外演講贊助計劃」,贊助知名學者和業界翹楚在海外推廣香港

醫療衞生

• 即時將每支煙的稅款調高0.8元
• 全速建設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明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關愛共融

• 預留約6.8億元加強推廣職專教育,其中「職學僱主評核先導計劃」和「兼讀制專業課程學生資助試行計劃」延長5年
• 預留1億元協助自資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
• 長者社區券今年增至1.1萬張
• 今年第二季長者院舍券增加至5000張
• 今年內推行3年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
• 分階段增設10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3年內增加約900個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
• 分階段擴展學前兒童課餘託管服務至全港,名額3年內增加至近1200個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