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今日在區域法院續審,繼續由控方盤問「立場」前總編輯鍾沛權。控方今日主要就資深傳媒人區家麟所撰的兩篇評論文章盤問。鍾沛權表示,若當局希望在檢控「逐句去挑剔」文章內容,並形成撰寫評論的紅線或風格限制,「我(會)覺得好疑惑......好擔憂」,形容區家麟的文章「好尋常」。
控方代表、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主要就兩篇屬本案檢控基礎的文章,包括《穿官袍戴假髮演一台爛戲》,以及《「煽動」作為一種法律武器》盤問。伍淑娟就前者盤問時指,先問鍾沛權是否知道判例法(judge made law)及成文法等詞彙的意思,鍾說知道,控方之後就該文內容盤問。
區家麟在該文質疑,《港區國安法》條文「寫得闊」,加上「等」及「其他」字眼,使「權力沒有邊界」。伍淑娟指出,本港其他法例亦涵蓋「等」和「其他」字眼,並指普通法存在「同類原則」,故《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所提及的「其他非法手段」顛覆行為,必須與顛覆國家有關。控方質疑,區家麟的表達方式,會令讀者覺得《國安法》「無邊界、百搭、通殺」,重申《國安法》不涉無限擴權。
鍾沛權反駁,評論文章必定以較為「綜合」及簡潔寫法鋪排觀點,「不可能原封不動羅列條文」,重申區家麟的文章沒意圖引起對司法機關的憎恨及蔑視。鍾沛權又表示,政府大可以聲明反駁媒體文章,「但又冇咁嘅事」。他指出,若當局希望在檢控「逐句去挑剔」文章內容,並形成撰寫評論的紅線或風格限制,「我(會)覺得好疑惑......好擔憂」,形容區家麟該文「好尋常」。
鍾沛權另在控方盤問下同意,2019年後公眾對司法機關信心下降,但認為政府面對不實指控時,若能「迅速、有理有據」地反駁及澄清,反而能鞏固大眾對其信心,因為當局在反駁的過程中,反而更能讓公眾了解事實。他又說,若政府沒機會反駁大眾的「錯誤印象」,反而會令不實指控「發酵」,影響大眾對司法機關及法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