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港通」自開通至今已3年,現時南下資金佔大市成交約12%(截至3月28日止的15個交易日平均值)。新聞每日報道南下資金流向以解釋股票行情,可見南下資金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隨着市場參與者對「滬深港通」的實際操作有深入認識,期待交易所日後會擴闊互聯互通覆蓋範圍至債券、ETF、新股等。
南向債券通、ETF互聯互通將會是財金政策優先發展方向。南向債券通暫未有推出時間表,而各政府官員及交易所已明言希望可以在2018年底推出ETF互聯互通,讓中港兩地投資者能夠投資兩地交易所上市的ETF。
方便投資特定行業板塊
現時於深圳及上海交易所上市的ETF有143隻,當中投資跨境市場如香港、美國等地的只有約10隻,其餘皆為投資A股及中國債券等的ETF。深滬ETF的投資種類雖然集中於內地證券,但仍有其獨特之處,如有一隻投資於內地央企、中關村科技園及中小板等,亦有部分投資於內地行業,如軍工股、有色金屬等。內地上市的A股約有3600隻,即使國內券商近水樓台,也僅擁有足夠資源研究較大型股份,更遑論對A股認識程度尚淺的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北向ETF通提供一個有效渠道,讓投資者投資內地特定行業及主題。
現時在港上市的ETF共有106隻,當中59隻投資於非中港股票的證券,包括亞太區及其他國家股票、定息產品及貨幣和黃金、石油等商品。中國內地投資者進入海外市場的渠道有限,近年推出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有產品數量及額度限制,銷售規模也不可多於基金總資產的一半。香港ETF的種類多,而且投資範圍闊,有助內地投資者分散投資組合風險。根據股票互聯互通經驗,預計南下資金規模將較北上多,開放本港ETF予內地投資者買賣,有助增加資金來源,能壯大香港ETF市場。現時香港ETF成交及資產規模集中於5隻中港ETF上,新資金流入其他國家股票、債券、商品ETF,對整個行業有正面影響。
有利本港投資生態發展
ETF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可以比擬中港基金互認,透過合法機制吸納內地資金,兩者之差別為前者是被動型管理投資,後者是主動型管理投資。預期ETF互聯互通公布更多細節後,如推出日期、納入條件等,將有更多資產管理公司考慮在香港上市ETF。相比一般基金只須管理資產、遵守法規以及與信託人、核數師等合作,ETF上市工作須要與市場莊家及市場參與者處理申購贖回事宜、遵守上市規則,及符合更嚴謹的披露要求,需要更高資格及經驗。
現時香港只有約20多個ETF發行商,大部分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希望於內地市場分一杯羹,卻苦無上市ETF的經驗。其實,有意於香港上市ETF的資產管理公司可以與有一定經驗的ETF發行商合作,以小規模形式,利用現行ETF平台上市ETF,以測試市場水溫。此舉不但能節省搭建ETF技術平台的成本,更可讓發行商了解法規要求,而無須承擔過大資本投入。直至新出ETF能吸納內地資金,才選擇應否加大投入及推出新ETF產品,達到「進可攻退可守」。ETF互聯互通將提供一個新機遇,為投資者擴闊投資產品範圍,對整個投資生態圈有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