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案踏入第112日審訊,不認罪被告、曾參與衞生服務界初選的余慧明供稱,政府就反修例事件,以及疫情封關一事的處理手法,令她明白若沒有足夠話語權,政權「係唔會理我」,故最終決定參選立法會。對於曾撰寫〈踏上這攬炒旅途〉一文,余慧明稱「攬炒」非目標,爭取雙普選才是,並相信立法會表決《財政預算案》前,政府會與民主派談判。
余慧明就參選原因供稱,她直至2019年末、組織醫管局員工陣線前,從沒參與政治;但在2019年見證到當局對市民的訴求視若無睹,「只係一味武力打壓示威者」,加上政府及醫管局在2020年疫情初期,對於封關訴求「遊花園」,不作回應,令她明白到,若沒有足夠話語權,政權及掌權者「係唔會理我」。余慧明稱,她最終在2020年3月中,與醫管局員工陣線商討後,決定參加衞生服務界立法會選舉。
余慧明表示,她在2020年3月底、決定參選後,在Facebook發表題為〈踏上這攬炒旅途〉一文。對於以〈踏上這攬炒旅途〉作標題的原因,余慧明解釋,爭取「五大訴求」所需時間可能很長,而且過程中其利益或受損,「可能會冇咗份工」,但她也要增加政府拒絕聆聽民意的代價,因此在標題採用「攬炒」一詞。
被問如何解讀「攬炒」一詞,余慧明稱,「攬炒」的意思借用自電影《飢餓遊戲》「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此句對白。她形容,在2019年的社會運動,市民已被「燒着」,而對市民而言「you burn with us」是指當權者要付出代價。
不過,余慧明指出,「攬炒」並非目標,爭取雙普選才是,並料《財政預算案》表決前,政府會跟他們談判,因為立法會選舉結果公布後,當局已知悉民主派在議會擁有多少話語權。她又提到,只要成功落實「真普選」,「五大訴求」中其他訴求也可以「解決」。
辯方向余慧明提問期間,庭上展示的〈踏上這攬炒旅途〉一文刊於《獨立媒體》,而非余慧明的Facebook。余慧明坦言,當時她沒授權《獨媒》發布該文,但相信《獨媒》完整及準確地發表該文,否則自己當時已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