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來,作為一個國際級的先進城市,在大中華區,以至整個亞洲,香港在一些領域都比其他先進城市更有優勢。主要包括5方面,即國際金融、法律與調解及專業服務、物流及運輸、貿易、創新及科技。不過,香港在吸引人才的競爭力及營運成本(包括工資和土地成本),正在面臨愈來愈困難的局面。所以配合大灣區的政策,香港就是需要取長補短,一方面更加發揮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引入其他資源解決土地與人才的問題。
上述所說香港的既有優勢,絕大部分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一個成熟的體系,只要經濟活動配合,會自然發展,繼續繁榮。惟獨創新與科技這一個部份,香港雖然仍然有研發能力的優勢,但並不明顯,而且把科技轉化為商業這個範疇,更是遠遠比不上內地與外國。
香港現時雖然已經擁有多間世界知名的大學、數碼港、科學園和數據技術中心等的基礎科技設施,但要長遠發展科技與創新,目前擁有的是遠遠不夠,必須全力向前。所以香港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的設立,就是希望發展為一個擁有超過200萬人口的科技都會區,令香港能夠長期在科技與創新繼續向前。
要發展一個成功的創科產業生態系統,最先擁有的必須是人才和土地。在這兩個基本元素上,還必須要發展教育、科學研究、創新技術測試、科技企業化和科技投資與融資,而最後就是有能力量產有市場的高新科技產品,並且達致科技企業化。大疆無人機的從研發開始,達致今日全球性的跨國科技企業,就最能體現整個創科產業生態系統的過程。
香港稅制簡單,基本上只有個人薪俸稅、企業利得稅和物業稅,其他很多城市的稅項,例如消費稅、增值稅、股息稅等在香港都是沒有的。這個簡單的稅制對於吸引企業和人才都是一個很大的助力,我們只要在土地和生活成本下工夫,就可以一步步形成一個創科產業生態系統。
北部都會計劃的政策,就是針對在鄰近內地的位置,開發香港更多相對較低成本的土地,並且與大灣區融合為一體,發展科技城。
未來的北部都會區將會長期發展,並提供約100萬個住宅單位,以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而這些居住人口都是創新科技的人才和相應的生活配套和服務人員;加上融合與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政策,將會為我們整個香港提供一個璀璨的未來。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