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14日 國際財經 香港財經 中國財經

【國際早班車】FCC擬禁華為中興在美推銷電訊新設備

FCC擬禁華為中興在美推銷電訊新設備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進一步限制華為與中興(00763)在當地開展業務,擬禁兩間公司銷售任何電訊新設備。另外,英國政府據報將移除當地5G網絡核心中的華為設備和服務最後期限延後,由原定2023年1月28日延至12月31日。

北韓凌晨試射短程導彈 戰機抵兩韓三八線

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北韓周五凌晨再試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並且派出10架戰機飛近兩韓邊境。另外,日本防衞大臣濱田靖一稱,北韓或做好實施核試驗準備。

英國政府傳修改財政計劃

英國政府據報正討論對上月公布的財政計劃進行修改,研究減稅方案中哪些部分在政策轉向中會被拋棄。

歐央行據報估算 須加息至2.25厘壓通脹

路透引述文件稱,歐央行將把目前為0.75厘的存款利率,調高至最多2.25厘,其後開始縮表,這足以壓低通脹至2%。此外,歐央行管委卡扎克斯預期,本月27日會議應加息0.75厘;管委納格爾稱需強力加息壓通脹;管委Pierre Wunsch說,基本假定今年底利率見2厘,某個時間或見3厘。

道指收市飆827點 高低位點數波幅1507

美國9月核心通脹創40年高,市場押注聯儲局未來兩次會議各加息0.75厘,美股走勢如過山車,道指先插水549點,其後飆升957點,全日高低位點數波幅達1507點,收市漲827點或2.83%,標指及納指各升2.6%及2.23%,費城銀行指數升5.19%,金龍中國指數下滑0.68%。

外圍焦點簡訊

■ 美國勞工部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達22.8萬人,按周增9000,預期22.5萬,前值21.9萬。9月CPI按月漲0.4%,預期升0.2%,按年漲8.2%,預期升8.1%;核心CPI按月漲0.6%,預期升0.5%;按年漲6.6%,預期升6.5%。
■ 白宮聲明引述拜登稱,在對抗物價上漲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打擊通脹是首要任務。
■ 眾議院國會山莊騷亂調查委員會通過傳召前總統特朗普作供。
■ Google宣布,前總統特朗普旗下Truth Social獲准在Google Play商店上架。
■ 「科技女股神」、方舟投資創辦人伍德堅稱,美國經濟處於衰退。
■ Netflix下月3日起在美國推出包含廣告的訂閱服務,月費6.99美元。
■ Walgreens第四季按年轉虧4.15億美元,每股經調整盈利0.8元,優於預期;收入按年跌5%,低於預期。
■ 美國10年期債息曾漲17.8基點,至4.08厘,2年期債息一度揚24.8基點,高見4.535厘,30年期債息一度突破4厘。
■ 美滙最多回落1.03%,至112.15;日圓曾挫0.54%,低見147.68兌每美元;歐羅一度倒升1.08%,至0.9808美元。英鎊一度彈2.51%,高見1.1381美元。
■ 比特幣曾跌5.05%,報約1.82萬美元,尾段回升1.4%,報約1.94萬。
■ 紐約期金跌0.5美元,收報每盎斯1677美元。
■ 紐約期油收市升2.11%,每桶報89.11美元;布蘭特期油漲2.29%,收報94.57。
■ EIA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988萬桶,預期增加175萬。
■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批評沙地阿拉伯,指其脅迫其他OPEC+成員國同意上周的減產決定。
■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說,包括英國在內的15個成員國,同意加強防空系統。
■ 克里姆林宮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目標沒有改變,但可能通過談判實現。
■ IMF總幹事格奧爾基耶娃稱,目前全球經濟衰退概率約為25%,敦促各央行續收緊政策抗通脹。
■ IMF金融顧問阿德里安:央行目前應堅持其通脹率降至2%的目標,現在不是上調通脹目標的合適時機。
■ 泛歐Stoxx 600收市彈0.85%,曾挫1.6%,旅遊股漲3.44%。英德法股分別升0.35%、1.51%、1.04%。
■ 德國福士汽車將投資24億歐羅,與中國的地平線成立自動駕駛合營。

本地焦點簡訊

■ ADR港股比例指數收報16663,較港高274點。滙控(00005)高6.6%,阿里巴巴(09988)、小米(01810)、友邦(01299)、港交所(00388)都高超過1%。
■ 恒指夜期收報16681,高水292點。
■ 房委會出售綠置居計劃2022周四晚截止申請,暫收到約5萬份申請,超購9.7倍。
■ 瑞銀報告稱香港樓市泡沫程度續列亞洲首位,世界排名降至第五位。
■ 大韓航空及韓亞航空將於12月起增加往返香港航班。
■ 金力永磁(06680)料首三季淨利潤按年升90%至1倍。
■ 以12歲或以上人口計,本港新冠疫苗第三針累計有556.52萬人接種,佔合資格人口80.2%。
■ 政府要求70個地方強檢,包括紅磡海逸豪園9座及11座等處所。
■ 衞防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通過建議採用復必泰二價疫苗作第四針加強劑,預計最快明年1月到港。
■ 澳門周六凌晨零時起,調整從外國、香港及台灣入境人士健康管理措施,在自我管理期的核酸檢測次數要求減少到3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