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4日 香港財經

【信報短評】天時地利不及人和 官商民合力振消費

港府周一公布首季經濟數據,消費、投資和外貿三頭馬車都死火,拖累GDP按年萎縮8.9%,為1974年有季度紀錄以來最差。展望未來兩季,投資和外貿勢續疲弱,只能望天打卦,唯有消費是港人自己控制,可在這環節上發力。港府於疫情日漸受控並向全民派發可重用口罩後,應撤銷大部分社交和消費限制,同時推出如消費可扣稅等措施,鼓勵市民在第二、第三季釋放已遏抑約3個多月的購買力,藉此穩經濟和保就業。事實上,私人消費開支佔GDP的比例高達六成八,若能激活消費,就算未能即時令經濟復甦,也可免於繼續下沉。

即使第一季經濟表現已是歷來最差,尚不知未來會否更差?這顯然不容樂觀,卻也不用太悲觀。不容樂觀是因為疫潮仍在全球肆虐,美歐等重災區第二季經濟必將嚴重收縮,從中國和香港的進口需求料持續不振;而本港入境防疫嚴加限制下,到訪旅客量亦無力反彈,本港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引擎維持熄火,投資難望好轉。

至於說不用太悲觀,乃因消費仍有可為,而且值得寄望。首先,本港截至周一已連續15天零本地感染,雖未能確定傳播鏈已被打斷,但疫情堪稱受控。

再者,港府將於短期內向全民派發可重用60次的口罩,換言之,毋須再擔心有人沒口罩可用,有條件實行強制在公眾場所戴口罩。按港大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所言,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染,若人人皆戴口罩便可防範無病徵患者在社區播毒。

還有,在剛過去的五一長假期,各處人頭湧湧,相信是不少市民已感到「抗疫疲勞」,忍不住要逛街鬆口氣,宣洩壓抑良久的消費意欲。

抗疫需要長期作戰,不可鬆懈,關鍵是繼續做好防守,包括口岸檢疫以防輸入病毒、暫停高風險活動如卡啦OK等仍須堅持,但一些活動的風險可因強制戴口罩而大減,便應放寬限制,諸如限聚令、食肆每桌人數上限等,並且重開戲院及健身中心,為消費鬆綁。

不過,在失業率飆升的陰霾下,單是鬆綁恐怕不夠,政府必須有措施助燃,最少有兩方面可為。一是補貼消費,例如仿效內地推出消費券,亦可研究是否推行設有上限的消費開支抵扣薪俸稅和入息稅。二是參考在沙士疫潮過後谷消費的經驗,與商界合作推出全港購物大優惠與大抽獎。由官商合力搞旺全城氣氛,把消費需求解放出來。

當然,上述措施可能會產生替代效應,市民用了消費券,便把原本用來消費的錢儲起來,實際沒有額外花費;又或有感於本港和外圍環境仍然艱困,難以盡情解慳囊,讓官商的努力打折扣。可是,如要等到全世界放晴,說不定還要多待一、兩季,期間本港零售、整體經濟和就業只會更慘淡,何況中美會否因病毒源頭的爭拗而掀新一輪關稅戰亦難料。既然時機已到,催谷消費刺激內需實在宜快不宜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一說,此時此刻,人和較天時地利更重要。國際疫情變化得聽天由命,中美博弈屬地緣政治,並非香港可左右,因此更要發揮官商民合作創造人和,靠香港人自己,全力為為經濟添加動力。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