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將於年內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四大發展方向制訂重點政策,《施政報告》中率先提及,為推動大學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或服務,明年會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設立全新的「產學研1+計劃」,總資助額100億元,將以配對形式資助至少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完成其項目,第一期是3年內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第二期是隨後兩年內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本地基礎科研成績不差,其實有潛力讓成果商品化,形成大產業,故樂意投放資源;下一步將積極與本地大學院校商討,以資助及配套作為誘因,去激發研發團隊把成果商品化的興趣,讓科研成果暢順進入市場。每支研發團隊的資助上限為1億元,審視申請後再判斷實際資助額,大學也可用配對形式提供額外資金或配套。希望盡快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明年開始接受申請。
同時,作為向內地及海外推廣香港新機遇的舉措,會配合現有的50億元「策略性創科基金」,以及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科及科技園由2024年起提供的土地及空間,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目標未來5年吸引至少100間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其中包括與「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合作,吸引至少20間龍頭創科企業,為香港帶來過百億元的投資,並創造以千計的本地就業職位。
消息人士表示,難以精準定義何謂龍頭,主要會考慮企業在科技領域是否領先、有影響力,以及市佔率等,不同強項的企業有不同考慮;有信心能吸引到100間創科企業。消息人士強調,創科局聚焦促進先進科技產業發展,並不代表傳統工業沒有發展空間,政府有其他支援。
在創科園「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研究試行創新合作跨境政策,涵蓋兩地物資、資金、數據及人員等領域的流通;部分河套區用地明年起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駐。
消息人士透露,引資方面,會在科學院的模式上,再多元化租出或批出部分用地,讓機構自建設施,相信更具彈性、符合市場需求,也有助加快河套區發展;該區現用作方艙醫院的位置,難料使用到何時完結,政府仍以抗疫為先,但未來的規劃工作可及早展開,正在研究有多少用地可用於引資;會設條款規定何時要發展用地,不會允許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