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在報章撰文,分析香港和新加坡近年的發展,認為2019年動亂與後續發展及新冠疫情,拉開了兩地距離。
張炳良表示,新加坡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由原本比不上香港,但到今年明顯超前。當香港仍在擔心被指「躺平」時,新加坡抗疫復元做出亮麗成績,展現判斷力和領導力,香港則予人猶豫徘徊、要靠中央指示的感覺。政治因素令香港的自由開放和前景,受到國際間前所未見的懷疑。
他稱,回歸以來香港政商及民間心態趨向保守怕變,從前的決策敢創敢闖,現今則處處待新加坡、上海、深圳等做了才敢仿效;從前曾極端自信甚至自大,如今卻自信以至自尊失落,對大灣區缺乏領引思維,仍停留於「內循環」心態。他反問,若事事畏首畏尾、像紮腳小婦,但求中央優惠,或為表愛國而照搬內地一套,香港怎能展現「一國兩制」下的獨特性。
他又提到,香港原本的地緣優勢,在中美對峙下變得尷尬及兩不討好。新加坡正正看準香港的窘境,當新加坡擁有比香港更大的地緣政治空間時,香港樞紐的吸引力便打折扣。若要扭轉格局,香港須調整視野謀略,重新認識地緣定位。
張炳良認為,香港過去10多年陷入社會撕裂、內耗排外、經濟吃老本等衝擊,不能只靠所謂宜居宜業優惠措施留人才、搶人才,因新加坡能開出比香港更好的條件。香港要與新加坡競爭,不單要講好、更需活出一個多姿多彩的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