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她表示,除了現金福利外,本屆政府亦大幅把安老服務的經常開支增加85%,康復服務的開支增長亦有66%。儘管如此,由於人口高齡化,資助院舍服務需求遠超供應,必須按照多管齊下的策略增加院舍服務在短、中、長期的供應,包括增加向私營院舍買位、在合適的賣地項目加入條款要求私人發展商興建指定福利設施、在政府用地發展福利設施,以及在未來合適的公營房屋項目預留等同約5%總住用樓面面積的處所作福利用途。
同時,會繼續增加日間護理和居家照顧服務,讓長者和殘疾人士可以居家安老和與家人同住。為便利長者在內地養老,政府會研究把「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擴展至其他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符合資格的安老院,以及放寬長生津和高齡津貼須連續居港一年的申請規定。
林鄭月娥表示,已相繼落實多項加強幼兒照顧服務的措施,包括將資助幼兒服務規劃標準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增加幼兒服務名額、推出「幼兒中心家長津貼」,以及恒常化「課餘託管收費減免計劃」的改善措施。來年的兒童工作有兩個重點。第一,為讓虐兒悲劇不再發生,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經早前諮詢持份者後,正擬訂立法建議,建立強制舉報虐兒個案的機制,同時加強有關專業工作者識別虐兒的培訓,目標是盡快將法例提交予新一屆立法會審議。第二,會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的名額由今年的9000個,進一步在2022/23學年增至1萬個。隨着服務名額逐步增加,「零輪候」的政策目標指日可待。
婦女事務方面,林鄭月娥指本屆政府除落實多項推動婦女發展的措施,包括將法定產假增至14星期、加強幼兒照顧服務、在政府處所內設置更多育嬰間並修例將歧視和騷擾餵哺母乳定為違法行為外,她亦欣喜任內致力推動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努力漸見成效。女性參與諮詢及法定組織的比率已於今年6月達到早年所訂的35%目標。
她又提到,政府致力為香港的多元文化族群構建公平關愛的社會。本屆政府已落實約30項涉及教育、就業支援、醫療健康、社會福利及共融的措施,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下一步工作是政府以身作則,為少數族裔人士多提供受聘機會。
此外,林鄭月娥指本屆政府竭力回應勞工界多年的訴求,分別把法定產假增至14星期,並由政府補貼額外4星期的產假薪酬;把法定假日由明年起逐步增至17天,與公眾假期看齊;以及果斷地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將於下一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取消「對沖」的條例草案。
她強調非常重視職業安全與健康,現正準備修例提高罰則,並於明年推出「工傷僱員復康先導計劃」,協助工傷僱員盡早康復並重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