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人工智能(AI)輔助疾病診斷的醫療儀器,預計最快今春在日本相繼發售。可發現大腸癌及腦病變的電腦軟件,從去年到今年初獲得了厚生勞動省及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製造銷售許可。
共同社報道,AI技術應用於醫療的動向在全球趨於活躍,但日本國內基本尚處於研發階段。出現投入應用的產品或將加速AI儀器的引進。儘管作出最終判斷是醫生的職責,但開發廠家及醫生表示期待,稱診斷將變得迅速,可減輕醫生的負擔並減少誤診。
昭和大學開發出分析在大腸內窺鏡檢查中拍攝的息肉儀器,可瞬間解析圖像,並顯示早期癌症或將來癌變可能性機會率以及相反的機會率。
AI學習了約6萬張大腸息肉的圖像。在性能測試中,它以和頂級專業醫生同樣的精確度分辨出了與癌症有較強關聯的息肉。該AI由名古屋大學和軟件相關企業「Cybernet Systems」共同開發,將面向醫療機構發售。
開展圖像解析業務的風險企業「LPixel」(東京)的軟件,擁有檢查大腦神經纖維及血管集中的腦白質病變等兩種功能,力爭今春以後開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