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投資者基於資產估值原因對2018年1月高位下了估值接近頂部的結論,則我們亦應基於相同的估值基準,判斷港股於10月底已頗為接近估值區間的下方。此刻,本欄雖然不能準確告訴讀者,今年初開始的港股調整已經結束,但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如果明年初港股再次跌穿10月底部的話,將是投資者積極建立好倉的大好時機。--以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
回顧過去一年筆者自身投資表現,可說是差強人意。賽後檢討,那是因為我們在執行退市策略時未夠果斷,沒有在1月份港股急升的時候,清空部分股價升得過分的科技股,亦沒有在5月的時候,當中資科技股已露出疲態的時候,進一步沽出獲利甚豐且股價仍然過分堅挺的醫護行業股份。
今年1月和5月應大幅減持好倉
與2018年初市場氣氛過熱相映成趣的,是2018年10月底港股極度恐慌的市場氣氛。當時,恒指的估值已跌返接近2016年初的估值水平(嚴格來說,10月最低點的估值,仍然較2016年初最低點高約10%)。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投資者的情緒,都是傾向於高位時過分樂觀,並於低位時過分悲觀。執筆之時,港股幾乎全城一致看淡,而當中最大膽的預測,竟然是有人很有信心地相信,恒指不單止正身處一個巨型熊市,而且可能要跌到四位數字才見底。如斯悲觀兼過分自信的熊預測,即使未能反證大市已經見底,亦至少顯示港股於10月底的時候,估值已重返合理甚至是頗為偏低的水平。讀者可別忘記,目前全球的貨幣發行量、港股目前企業的盈利能力,與對上一次恒指低於1萬點時候(2001-2003年)比較,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據報,作出相關驚人預測的專欄作者,是因為自己能成功避過2018年跌市而變得頗為自信。
以史為鑑,2018年10月底港股的估值,仍然與過去二三十年估值底部有大約10%至20%的偏差。假如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惡化,而美股剛巧又進入熊市,則港股的確依然有機會在年底反彈之後,再次跌穿10月的底部(24540點)(利益申報:作者客戶持有騰訊、石藥、中國生物製藥、藥明生物及平安保險等股份)
原文請閱1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