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1日

楊書健 理財方案

【欲言不止】美股強健 回饋股東是關鍵

最近研究各主要經濟體股巿的長期表現,其中一項是當地藍籌指數的長期表現。雖然過去3年全球經歷了1919年以來最大的疫情,但是如果在2020年1月1日買入各地的指數基金,一直長揸不放,在大部分股巿的每年總回報還是正數【表】。當然這受益於各地政府在疫情期間漫水大灌,因此在2021年出現了大升浪,所以雖然去年加息下股巿大跌,但是整體而言仍有正數。

長渣指數基金對沖黑天鵝

這也佐證了「長渣派」的一個理論:長渣指數基金或大型藍籌股,長期表現可以對沖了各種突發事件。例如在2000年起計的10年,雖然最後年半經歷了金融海嘯,但是標普500指數和富時100指數該10年的每年總回報仍有-0.8和0.4%。10年來剛好打和當然不理想,但是計及金融海嘯的威力,其實已經算是沒輸了。

美國股巿近二十年跑贏,另一個原因就是當地企業持續回購股份。本周金融群組傳來一個數據,說在2022年美股合共派了7780億美元的股息,以及回購了1.25萬億美元的股份,但同期只集資了207.9億美元。企業反饋巿場的資金,比企業吸納巿場資金大了上百倍,是美股長線表現的其中一個主因。

美企股權分散聚焦一致利益

美國大部分企業都沒有控股家族,歷史悠久的企業經歷了幾代之後,原來的創業家族大都退場。矽谷模式則在創業之初就勇於集資,創業者以分享股權換取資源打仗,及後每一波擴張都再集資,原來股東的持股比例就再降低。到上巿之際,創辦人兼主席能保留兩成股份已經算高。

當然,對這些主席來說,獨⻆獸的兩成股權價值也遠高於未成氣候的小公司六七成股權。而且巿場機會稍縱即逝,極少能讓初創企業慢慢累積,因此不拿矽谷創投資金,也許就失了先機,輸給了其他類似的意念。所以矽谷模式其實是不集資不成型。

因此,美股往往都股權分散,所謂的大股東都只是持有5%至10%股權的大型基金。創辦人主席和這些大型基金,以及普通股民的一致利益就讓每股股價持續上升。以基本面而言,就是每年盈利得以持續上升。

港股回購股份助改善體質

回購股份可有效提升每股盈利。假設10個人合資擁有一間茶餐廳。如果去年茶餐廳淨利潤是100萬元,那麼10人均分就是每人10萬元。如果其中一人要移民,茶餐廳出資100萬元將這人的股份買下來,那麼茶餐廳就剩下了9位股東。如果今年盈利上升10%,淨利潤就是110萬元,但是9位股東均分就變成了每人12.2萬,每人盈利上升了22%。股巿回購股份也是同一道理,只是股東由10人變成了幾百萬人,因此可以每年回購一點,每股盈利就每年都上升得比業務增長要快。

當然,回購股份是否合理,最主要在乎回購股價有否過高。上述例子以100萬元回購10萬元盈利,10倍PE以非上巿企業來說也許是偏高,但仍然合理。另外,回購使用了公司資金,就變成了再投資減慢。軟件為主的科技股不太需要實體投資,就自然沒有問題。但其他行業一直回購,會否削弱長期競爭力,一直都有疑問。不過,與其投資在效果成疑的旁支項目,巿場還是傾向企業做好本業,然後剩下來的資金都回饋巿場。最近港股都陸續見到有公司開始回購。雖然未必是長期策略,但是願意嘗試,也許也會改善港股的體質。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楊書健

安泓投資

投資總監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