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體系是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大灣區五大機場(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及珠海)總體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貨運吞吐量近800萬噸,運輸規模比全球其他灣區機場群如紐約、倫敦和東京等更勝一籌。
在大灣區各機場中,最大及最重要的兩個機場,分別是廣州白雲機場與香港的赤鱲角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位於距廣州市中心的直線距離約30公里,於2004年8月5日正式啟用,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機場之一。機場現有3條跑道和兩座航站樓,遠期規劃為5條跑道和3座航站樓,目前兩個航站樓面積共約140萬方米,覆蓋全球210多個通航點;其中,國際及地區航點超過90個,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白雲機場現時客運吞吐量每年約7000萬人次,而貨運量亦達到差不多200萬噸。現正在啟動第三期擴建工程,通過設施升級,目標是使旅客吞吐量於2025年之前達到1.2億人次,並大幅增加貨運量。另外,未來數年更會積極開通國際航班,並重點開拓歐美航線。
目前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總面積為1255公頃,並於1998年正式啟用,設有兩條跑道,每天24小時,由超過120間航空公司提供超過220個航點航班服務。
對比其他國家及城市的機場,香港機場是一個位於區域核心,擁有大量國外航班的國際化機場,設計及設施相當完備,可以說是擁有不少優勢。
首先,香港機場擁有超過320間商店和100間食肆,可以方便滿足不同國家、國籍的旅客要求。香港機場擁有機場快線,讓旅客只需不到半小時就能前往香港城市核心CBD等各地。此外,亦有大約49條專線巴士路線可供旅客選擇。
另外,多式聯運系統可以說是連繫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佳選擇。香港機場每日有大約550班跨境旅遊車來往大灣區內各個城鎮與機場。同時亦有渡輪可以在30到90分鐘內到達澳門、珠三角等一共9個港口。需要往來內地城市的國際客貨運,可以以香港作為一個中轉站,並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目標位置。
一直以來,香港機場不管在客運還是貨運方面都非常繁忙。連續多年全球貨運量第一,已達每年超過500萬噸。而客運量現時超過7000萬人次,並且國際客運量全球排名三甲。在機場新的第三號跑道建成之後,預計2030年將達到客運1億人次及貨運900萬噸。
未來的白雲機場聯同香港國際機場,可成為大灣區內「國際航空樞紐雙核心」,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吸引全球客源。初期估計香港仍然是國際航班為主,而廣州就更多服務內地各省市航線。但假以時日,白雲機場和香港機場「既不是競爭關係,也不是分工關係」,因為兩者會有不同客源,香港是以「旅遊購物金融產業鏈」為主,而廣州則是更側重「高端製造兼旅遊產業鏈」,兩個機場會圍繞各自優勢,支援大灣區內各經濟企業,並與其他區內機場共同構成大灣區航空網絡。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