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銀行中國股票策略師霍慧敏表示,在日本除外的亞太區股市當中,維持「高配」中港股市。儘管有潛在關稅影響,但她相信內地的支持經濟政策可緩衝有關影響,問題是刺激措施的出台時間與額度均存在不確定性。
該行對恒指今年底基本情景下的目標價為23000點,高出現價約15%。至於最差情景及最佳情景下,恒指分別料報18500點及25900點,最差情景有機會於首季發生。
霍慧敏預期,首季中資股表現會受中美關係緊張與關稅影響,加上3月兩會前的內地政策真空期,呼籲投資者採取防守性策略,偏好高息股如中資電訊、能源及內銀股,因內地機構投資者尤甚是險資特別關注這類股份。她又提到,內地於春節前流動性普遍較緊張,故不排除短期會迎來人行適度減息。
此外,霍慧敏亦看好互聯網板塊,因內地消費復甦可望反映在電商業務及其廣告收益之上,加上互聯網板塊本身屬權重股,倘海外投資者未來有意降低其「低配」中資股的程度,第一步會是透過增持該板塊。
她續指,內地政策受惠股亦可看高一線,舉例如汽車、家電,甚至是電商平台,都可受惠消費補貼;另隨着地方債問題因政策扶助而有改善,建築及醫療領域的股份亦可留意。
除中資股外,新加坡銀行今年亦對美股及日本除外亞洲股票給予「高配」評級,並看好通脹與避險及央行需求等支持下,金價今年可上試每盎斯2900美元。債券方面,則建議只配置3至8年期的短至中期債,因預期10年期及30年期美債息,今年內可能分別高見5%及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