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最近剛經歷大波動,上周五恒指下挫超過1300點,跌幅是為近5年來最大。而牛熊證市場的資金亦出現大變化,上周五單日有逾2億元資金流入恒指牛證,反映當日資金湧入部署反彈。正如之前的教學文章所提及,部署牛熊證的首要考慮當然以收回價為先,因為收回價與正股/指數之間的距離直接影響產品的收回風險及潛在回報,不過除了收回距離之外,投資者或會較少留意的另一個條款「換股比率」,其實都應該納入投資者的考慮之中。為甚麼呢?
首先簡單講解換股比率的定義。換股比率是代表多少份單位的輪證相等於1股正股/指數的權益,假設投資者持有牛熊證至到期結算,便需要用換股比率來計算出結算價值有多少。現時市場上恆指牛熊證的換股比率最少為10,000兌1,最大為20,000兌1。值得留意的是,換股比率的不同是不會影響到產品的收回風險及槓桿,但會影響產品的敏感度及面值。假設其他條款不變,一隻20,000兌1牛熊證的面值大約是10,000兌1牛熊證的一半,而若兩者都是0.25元以下,10,000兌1的敏感度則會較高,理論上期指變動10點便可令價格跳動一格,而20,000兌1則需多1倍的變動,即期指變動約20點令價格跳動一格。因此,10,000兌1的面值較高同時較敏感,20,000兌1的則面值較平但敏感度亦較低。
換股比率 | 敏感度 | 面值 |
10,000兌1 | 敏感度較高,價格跳動一格需期指變動約10點 | 較貴,約為20,000兌1證的兩倍 |
20,000兌1 | 敏感度較低,價格跳動一格需期指變動約20點 | 較平,約為10,000兌1證的一半 |
對於部署「即日鮮」非常短線的投資者而言,通常會較著重牛熊證的敏感度來捕捉指數細微的變化,因此10,000兌1的牛熊證會是較主流的選擇。另一方面,對於考慮中線或持倉過夜的投資者而言,對敏感度的要求相對未及「即日鮮」投資者般高,而且當市況波動性增加,投資者想找遠距離牛熊證而又不想面值太貴的話,20,000兌1的牛熊證便會較值得考慮。
換股比率本身沒有優劣之分,而是應按投資者自身需要來選擇。簡單而言,即市短線、對敏感度有要求的投資者,可留意10,000兌1牛熊證,而想用較遠距離牛熊證來過夜的投資者,便可考慮面值較平的20,000兌1牛熊證。
以現在恒指水平來看,20,000兌1的恒指牛可留意(64321),收回價22000點;或更遠的恒指牛(62735),收回價21000點,適合過夜之用。
註: 以上數據資料來自高盛認股證牛熊證網站 http://www.gswarrants.com.hk/
©版權所有2020年,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一切權利已被保留。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投資涉及風險,認股權證及牛熊證的價值可急升亦可急跌,持有人的投資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認股證及牛熊證乃無抵押結構性產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投資者在購買認股或牛熊證權證前,應確保本身了解認股權證或牛熊證的性質,詳閱有關上市文件所載的認股證及牛熊證條款及風險因素,並(如有需要)尋求專業意見。莊家可能是唯一報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