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建築,筆者經常形容「建築」兩個字歸納到最高層次就是哲學,若要談哲學,就一定要有相當的氣質、靈氣,甚至帶點附庸風雅。否則建築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只會被淪為商家賺錢的副產品,或是一座渴求通過所有審批門檻的機器,令從事建築業界的人語言無味,以毫無半點墨水去從事建築,莫論到哲學兩個字,亦只會淪為從事文書程序的建築。
建築與哲學混合的課題,除了需要具有氣質外,亦要有相當的靈氣去討論,同時亦要帶一點天馬行空的精神,極具想像力地去論建築,不要怕紙上談兵,令哲學、靈氣、建築氣質帶出時代的氣息及靈魂。與其貶低紙上談兵的紙上建築師(Paper Architect),不如重新思考以文書程序去過審批門檻,以Paper Works為主道的建築從事者,是否比起Paper Architect更顯得乏味、無深度及隨波逐流。
筆者在讀建築的時候,已被一群英國建築師所提出天馬行空的「狂想曲」啟發,這些Paper Architect是來自不同的年代,但多數都出自英國──這個自由的角度,這些建築叛逆者深信反叛的力量,認為城市的未來需要嶄新及忘記過去。早期的Paper Architect一定會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新進的建築師們,他們自稱為Archigram,而Peter Cook就是其中的靈魂人物,筆者亦有幸接觸過這位大師數次。
在六十年代萌芽的這種力量是以自由開放、崇尚文化設計藝術的一群年輕哲學家、理想家融為設計師身上發揮,在極度商業社會一身銅臭的環境下,阻礙不了他們孕育這些設計思潮,因此Archigram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大量反叛、超離現實的思想及設計方案。談到Archigram,容易聯想起法國巴黎亦不斷孕育出一班未成名的、經濟力不高的、但都能夠凝聚一起而充滿理想的年輕藝術家,他們的理想、獨特的角度、叛逆及顛覆的性情都盡情能夠於藝術工作上表現無遺,這些藝術工作者往往在巴黎街上的酒吧或路邊咖啡茶座等地聚集聊天及比拼理想,他們懶理自己的作品可能比紅酒更便宜,或未能被任何商家接受或欣賞,更懶理自己的作品是否死後才得到知音人的欣賞。
Archigram雖然被稱為Paper Architect,作品都從未曾實現過,亦被一些投資者發展商認定為是一班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其實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是近半世紀多Peter Cook一直用繪畫手法來表達他的建築思維,他認為透過畫像是最能精準地表達建築願景的最佳方法。當中可以看到一個年輕人從年輕的無知,堅持一直走到年老,那團火都可以說是從未被撲熄過。
談到Paper Architect,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佼佼者,Zaha Hadid在職業生涯早期遇到的挫折就是被label為Paper Architect。她在1980年已經創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除了天馬行空地透過畫作去將自己對蘇聯派的結構主義致敬之外,只得寥寥可數幾個維生的室內設計項目,同時亦不大被當時的客戶受落或尊敬,Zaha等了許多年的機會,亦參與過許多的公開建築設計比賽,甚至贏取香港山頂項目的建築設計冠軍亦無法將它實現。其後透過Zaha自己本身的堅持,她顛覆建築這個概念,將她從Paper Architect重新帶到現實生活入面,再配上時代的轉變,建築技術及電腦科技的發展,Zaha的作品終於一個一個被帶有前瞻性的客戶蓋成現實,她的名字就平步青雲,舉世矚目……
若再要談到不同年代的Paper Architect,相信再談多一千次都不能不記載Rem Koolhaas在他近五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怎樣從19歲從事記者工作,期後創立OMA建築事務所後,再以出版了《Delirious New York》發表他對城市的主義宣言及定義他對未來城市的建築策略,都是走過一段漫漫長路,從未定性為Paper Architect走到客戶認為他是有能力的,將一個個建築蓋起來……
以上只是輕輕帶過幾個名字,從不同年代Paper Architect的個案從陰影跑到成功,透過本文亦希望從事建築界的作業者互勉,細心反思一下Paper Architect的重要性及對業界作出的戰略反思,背後的辛酸故事,以及Paper Architect的狂想始終帶動未來的前瞻性,實在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與其嘲笑一位Paper Architect從未實踐過真正的項目,應否同時都反思只懂做paper work而毫無設計理想的從業員的深度嗎?
何周禮
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及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