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3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債股輪流受壓 美滙面臨「三殺」

10月又到尾聲,今年華爾街的焦點並非「股災」會否降臨,而是更關心國際間地區性戰爭蔓延下,債市並未發揮避險功能,反而跌個四腳朝天。在10月中,美國10年期債息抽升,一度突破5厘,代表債券遭拋售,價格急滑,儘管其後略為喘定,惟對債息見頂與否仍存疑,iShares美國長債ETF(TLT)10月截至27日累挫近半成,且已連續6個月下滑,繼2021年和2022年後,美債連跌3年的機會相當高。

今年美股10月未算驚險,卻疲態畢露。三大指數中,道指於10月20日蒸發了年初以來升幅。上周重磅企業無論季績好壞,公布後皆遭拋售,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齊失守200天線,相繼由高位下瀉超過10%,進入「調整區」。

標指2023年暫時還剩7%進賬,能否力保至年尾,確令人憂慮,事關不少企業的展望都偏向負面,分析員普遍下調盈利預測。「一哥」蘋果公司本周舉行網上發布,推介新產品兼公布業績,觀乎股價已率先跌穿「牛熊分界」的200天線,反映市場看淡其前景,若新產品或盈利欠理想,勢成大市繼續尋底的推手。

美國債市急瀉,股指又轉弱,另邊廂美滙亦未必能夠企穩高位,隨時面臨「三殺」危機。聯儲局本周二及周三舉行兩日議息會議,加拿大和歐洲央行上周都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發達經濟體「高息遏通脹」初見成效屬市場共識,相信一眾央媽現階段應暫停進一步緊縮。聯儲局9月會議發放的「點陣圖」仍釋出今年再加息一次的訊號,可是目前主流意見皆認為聯邦基金利率已經「到頂」,焦點逐漸放在「higher for longer」,即高息將持續較長時間。

利率higher抑或longer均會對美國經濟帶來衝擊,早有機構與公司高管不斷警告企業和家庭要「捱貴息」,可是通脹之火尚未完全撲熄,央行太快鬆手恐怕「前功盡廢」。美國第三季GDP縱錄得按年增長4.9%,惟高息勢必拖慢擴張步伐,目前不少分析都估計第四季GDP開始「走下坡」,到了明年,甚至會一如長短債息倒掛所預示衰退來臨。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經濟一旦惡化,市場便會押注聯儲局轉向政策寬鬆(不論利率下調或停止縮表),屆時有機會重演2022年第四季炒作息口到終站,美滙顯著受壓的戲碼。

技術上,美元亦似乎乏力再上衝。附【圖】所示,美滙指數在7月稍為跌穿100關口一度回勇,但受制於2022年9月後跌浪反彈50%位置,暫於黃金比率38.2%見支持,RSI向中軸下行,短期表現相信由議息結果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言論主導,中線因政策難持續大幅收緊,存在下滑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