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恒指周五續挫至逾5年半低位20079點,午後雖從谷底反彈約700點,惟在20800點關前受阻,埋單報20553點,仍跌336點,3月迄今累瀉2159點(9.51%)。
恒生科技指數更差,一星期前才失守5000點,周五又「雙破底」,考驗4000點整數關口,收報4246點,3月不足兩周共插17%。據EJFQ系統資料,科指成份股之中,有3隻較一年高位下滑八成以上,逾半數股價腰斬,反映超賣之後可以再超賣,入市撈底切勿低估此風險。
中資科企疲不能興,遠因自然是內地自2021年初開始加強對新經濟行業監管,而寄望今年兩會釋出鬆綁訊號的憧憬又告落空,在失望之餘還要再承受外力施壓。美國證交會(SEC)周四發布首份預定除牌名單,當中涉及5隻中概股,包括在港上市的和黃醫藥(00013)、百濟神州(06160)、再鼎醫藥(09688)、百勝中國(09987),意味「迫使」中概股退市打響重要一槍,拖累同類股份集體捱沽。
美國出招料會加快中概股回歸香港或內地掛牌的進程,因此刺激港交所(00388)周五逆市造好,問題是中概股失去華爾街這個平台,其估值會被下調多少?市場視作基準的納斯特金龍中國指數(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已由高位下瀉68.7%(與科指最多挫63%相差不遠),只怕尚未完全反映中概股的價值重估。在此憂慮下,一眾中資新經濟股尋底之路暫時難見曙光,即使「嚴監管」稍後放寬,若美國加碼從金融渠道打壓,中概股前景依然不明朗。
海外科企同樣面對價值重估的困擾。納指周四收報13129點,全星期都在「熊市門口」的12846點(以最高收市16057點下挫20%計算)反覆,附【圖】所見,納指近日最大回撤(紀錄高位向下調整幅度)於20%水平爭持,若短期內無法擺脫「熊爪」,便可確認牛市結束,後市難以樂觀。
更加悲觀的是,納指一旦跌穿12850點,代表技術上利淡的「頭肩頂」形態出現,量度目標將為10700點,即尚有大概2000點回吐空間,將蒸發「肺疫底」以來本輪牛市累積升幅一半有餘,自高位計插水超過三成,殺傷力比2020年由新冠肺炎引爆的熊市還要驚人。
另一方面,納指中有不少重磅股屬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如果跌勢未止,將拖累整體大市尋底。然而,按照目前形勢,標指「見熊」的機會暫時未算太高。
外圍新經濟股下跌,主要歸咎環球利率趨升和估值嚴重偏貴,這兩項負面因素持續發酵,難免限制納指表現。不過,若論潛在風險,無從預測的政策變化肯定有過之而無不及,投資者如有意「低撈」科企,價殘的中概股現階段吸引力仍遜「來路貨」。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