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周三公布的最新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不但一致支持9月上調利率0.25厘,且普遍認為需要循序漸進加息。
聯儲局內部立場統一,促使交易員預計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收緊,CME利率期貨數據反映12月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0.25厘到2.25厘至2.5厘區間的機率,由會議紀錄發布前的78.5%,一度攀至81.4%。官員取態鷹派,鞏固外界對12月加息的預期。
另一方面,聯儲局9月落實今年第三次加息前後,3個月期美元LIBOR持續上揚,從2.33厘水平輾轉升至近日的2.4496厘,創2008年11月以來新高。
3個月期美元LIBOR屬離岸美元短期基準利率,一直被視作衡量銀行間借貸成本的重要指標,其上漲趨勢代表全球美元融資需求猛增,有分析甚至稱之為近10年來最嚴重的「美元荒」。
聯儲局在9月的議息聲明中刪除了貨幣政策保持「寬鬆」(accommodative)的措詞,標誌着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利率寬鬆時代正式結束。而流動性收緊,早惹起金融市場關注,今年5月,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中期展望:寬鬆的終結》報告內就提到,近年不利因素逐步消減,帶頭量寬的美國轉為實行量化緊縮(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相信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在2018年中已觸頂,貨幣政策的結構性緊縮正來臨;如果計及歐洲央行量寬亦將於年底結束,預期至2019年初,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會縮減。
這顯然不是利好訊號。附【圖】所見,過去30多年來,每次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前,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總規模按年變幅都有出現負數,最近一次在2007年下半年,於金融海嘯爆發之前;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也不預示美國會陷入衰退,但有機會出現一些金融動盪,就像2010年、2012年至2013年時的歐洲債務危機。
若大摩預測成真,明年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美國經濟會否從目前一片榮景中突現「拐點」,或是有其他金融危機,必須注視。
隨着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快將終結,加上國際貿易關係轉壞,已引發市場產生負面看法。據美銀美林最新調查顯示,85%受訪基金經理相信,全球經濟已接近景氣循環的末期,睇淡比例較2007年12月高位還要多出11個百分點;對於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展望,38%受訪者預測增長將減速,為2008年以來最悲觀。
聯儲局懶理包括總統特朗普在內的批評聲音,加息取態「偏鷹」,希望藉此防範經濟過熱;可是,「緊縮」貨幣政策蔓延全球,卻又使環球經濟前景變得不明朗。
儘管負面情緒仍只是局部性,惟美股近期多次急跌已顯示市場對敏感消息的反應,跟量寬時期截然有別,投資者也應轉趨審慎。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