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已連續多日僅作200至300點的即市調整,尾市都能破頂高收,令一眾散戶更確信每次回調都是上車機會,恒指走勢上跟2015年大時代頗為相似,14天RSI亦同樣升穿88,但最大分別是升跌比例及市寬,即係二三線中資股仍未跟上,如果連浙江世寶(01057)這類大折讓價差股都無故大幅飆升,那就可以確認消耗性上升,後市將遇龐大沽壓。不過直至這一刻,資金仍然相對理性,細股炒作亦似乎只集中半新股。
1997年炒染紅,2007年炒港股直通車,現在炒港股估值A股化,外資大行也不敢逆勢,內銀股及內房股都是重估(re-rating)對象,藉口當然是經濟增長勝預期、商品資源上行周期等。內銀內險大炒去風險(de-risking),建行(00939)目標價睇到9.5元,平保(02318)睇130元;內房炒調控不再加碼及四五線城市去庫存,中海外(00688)大行目標睇36元。以上股份再加騰訊(00700),應是今年穩膽之選,至少佔組合三分二,留三分一去中小型股衝浪。未來日子誘惑很大,切忌垃圾股愈揸愈多!
羅崇博 (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