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太太」(Mrs. Watanabe)老了。日本從事外滙保證金交易(俗稱炒滙)的個人投資者(散戶)一直被稱為「渡邊太太」,15年前日本50歲以上的外滙保證金交易者佔整體比重20%,但如今已超過50%,同樣面對老齡化問題,30年後他們近一半將超過日本平均壽命(男性約為81歲,女性約為87歲),他們擅長逆市場走勢而動的「逆向操作」以遏制滙率的單方面波動恐消失,日圓將迎來像鐘擺一樣大幅波動的時代。
年輕投資者炒滙比重急跌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日本Gaitame.com綜合研究所調查顯示,截至9月交易參與者中,50歲以上比例達到52.8%,2009年開始調查時約兩成,約40多歲一代則由五成增加到逾八成。相反日本年輕一代明顯不熱衷於外滙投資,2009年30至39歲和20至29歲的佔比分別為39%和11%,截至今年9月則已急劇減至13%和3.5%。
渡邊太太傾向逆滙率走勢而動的逆向操作,即如果日圓升值,他們就會拋售日圓,反之,如日圓貶值,就會買入日圓。Gaitame.com綜合研究所的調查部長神田卓也指,為了搶在機構投資者等其他參與者前,「渡邊太太」會在非常小的報價區間設置限價委託,被稱為「FX之牆」或防波堤。
例如在2019年,日圓兌1美元持續在104至112徘徊,波幅約8日圓,創年度波動幅度歷史最低,當時中美貿易摩擦下,由於擔心世界經濟減速,日美利差急劇縮窄,令日圓兌一美元升值,但到下半年,日圓兌一美元貶值反而有所加強。據報道稱,這背後就是渡邊太太們的逆勢操作。
滙率波動的「防波堤」角色消失
隨外滙投資人數急劇減少,日本外滙市場將面對萎縮問題外,滙率波動的「防波堤」角色恐消失,日圓貶值及升值波動幅度擴大的風險將隨之提高,同時將對股市産生很大的影響。
日經新聞日前引述日本金融期貨交易業協會(FFAJ)資料顯示,今年1至11月日本外滙保證交易額創歷史新高,單是11月則錄1207萬億日圓,按月及按年升8%及22%,全年交易額料將破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