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2024/25年度預計赤字為872億元,財政儲備在2025年3月底預計為6474億元,預測政府經營賬目在2026至2027年度恢復盈餘。面對財赤,政府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在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的同時,嚴格管控公共開支;亦會在「用者自付」原則下適度開源,以下為報告的重點措施,並附上相關報道連結。
財政預算案2025丨嚴控政府開支增長
在2025至20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主席和所有議員,以及秘書處人員等。
公務員編制在2026-27及2027-28年度每年分別減2%。預計至2027年4月1日,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削減約1萬個職位。
2025-26年度節省政府經常開支的幅度將由原來1%增加至2%,並延續兩年至2027-28年度。連同2024-25年度1%的減幅,累計的削減幅度為7%。
「長者2元優惠計劃」:受惠對象不變,推行「兩蚊兩折」,即當票價高於10元,須付全額車費的2折;及優惠程數為每月240程;「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2025年6月起,補貼領取門檻由400元提升到500元,門檻以上開支繼續補貼三分之一,維持補貼上限400元。
財政預算案2025丨增加收入
由2025/2026年度第三季起,將飛機乘客離境稅由現時每位乘客120元,增加至200元,預計每年可增加約16億元收入,估計對飛機乘客影響輕微;亦會檢討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停車收費錶的收費,和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以更好管理交通。初步估計相關調整可每年增加約20億元收入。
財政預算案2025丨發行債券
未來5年,政府在「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1500至1950億元債券,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
財政預算案2025丨支援措施
寬減2024至25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1500元,全港約214萬名納稅人受惠。
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商經局稍後會公布詳情。
財政預算案2025丨北部都會區
為全速推動北部都會區建設和產業引進,早日惠及經濟民生,政府會採用更多元的發展模式,包括以創新思維試行「片區開發」。政府正就3個「片區開發」試點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目標是由今年下半年起陸續為試點招標。
財政預算案2025丨土地
未來1年不會推售商業用地;2025/26年度賣地計劃(共8幅住宅用地)、鐵路物業發展、市區重建局及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的潛在土地供應可興建約1.37萬個單位;未來5年,會準備可供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財政預算案2025丨房屋
公營房屋:未來5年,總體供應量達19萬個單位;私營房屋:未來5年,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7萬個單位。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約有10.7萬個。
財政預算案2025丨基建發展
預留1500萬元在未來兩年支持「主要項目精英學院」的工作,以提升建造業的專業水平、創新能力及成本效益管理。學院將舉辦峰會及不同活動,促進跨地域和跨界別交流合作。
為建造業技術工人及技術人員擬定灣區技術標準,以及推展「一試多證」,當局即將公布首個試行工種的灣區標準。
財政預算案2025丨綠色發展
今年中推出3億元資助計劃,推動業界在全港安裝高速充電樁;預留4.7億元資助專營巴士營辦商購買600輛電動巴士,以及逾1.3億元資助的士業界購買3000輛電動的士。
政府將增撥1.8億元,增加全港住宅的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
財政預算案2025丨教育和人才
政府會推出新一輪15億元的「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以鼓勵更多機構資助院校研究。
今年起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參加資格放寬至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的青年,而向企業發放的津貼上限,將上調至每人每月1.2萬元,為期最長18個月。
財政預算案2025丨關愛共融
政府將在下年度增加1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令總數增至6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亦會增加1000張,令總數增至1.2萬張。
政府會每年額外撥款1.86億元,增加兒童緊急留宿的宿位及加強對受虐兒童和其家庭的專業支援。
財政預算案2025丨打擊非法賭博
財政預算案2025丨創新科技
為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已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
為進一步協助特專科技和生物科企籌融資發展業務,特別是已在內地上市的公司,港交所正積極籌備開通「科企專線」
去年底成立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正審議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的申請,並即將宣布結果。政府正檢討民航法例,以完善配合低空經濟長遠發展的規管制度,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小型無人機令》的建議。
財政預算案2025丨金融
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在年內就改善交易單位制度(即俗稱「手數」制)提出建議,讓交易安排可更符合不同大小股份的流動性特質和投資需求,便利交易及提升效率。
政府會審視上市要求和上市後的持續責任;檢視上市規例和安排,改善審批流程;優化雙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門檻,以及檢討市場結構,包括研究設立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
即將發表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探討如何結合傳統金融服務優勢與虛擬資產領域的技術創新,並提高實體經濟活動的安全性和靈活性。政府會在年內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發牌制度進行諮詢。
積金局年內會就強積金「全自由行」的具體方案諮詢公眾,隨後向政府提交建議,務求強積金「全自由行」可於積金易平台全面運作後盡快實行。
財政預算案2025丨貿易
政府將參考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倡議的《電子可轉讓記錄示範法》,研究修訂法例,便利貿易文件電子化,並在明年將法例修訂建議提交立法會。
財政預算案2025丨航運
為帶動海運服務業發展,建議為合資格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明年上半年會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財政預算案2025丨航空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擴展培訓課程至C919飛機相關範疇;發展香港成為亞洲首個飛機拆解、部件回收、處理及交易中心。
財政預算案2025丨醫療
政府近年多次增加醫學生培訓學額,相關學額於2025/26學年將增至650個;今年上半年提出「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路線圖;預留資源以配對形式支持大學籌建第三所醫學院。
財政預算案2025丨文創
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於去年10月舉行,吸引超過1600位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領袖及從業員參與。政府會於明年舉辦第二屆博覽會,將活動打造成香港的文化藝術產業旗艦。
財政預算案2025丨無處不旅遊
為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及《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來年會向香港旅遊發展局撥款12.35億元。
當局會更策略性地吸引為香港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體育活動持續落戶香港,並正與已連續兩年在香港舉辦的LIV Golf探討長遠合作,會盡快公布結果。
今年會在中環、灣仔、北角及尖沙咀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為遊人帶來更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