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行的基礎建設零售債券今日截止認購。
滙豐發言人表示,因應減息周期,投資者對新一批基建零售債券持續表現興趣。在預期投資環境持續波動情況下,市場對能夠提供穩定回報、並且安全和可靠的投資產品需求甚為殷切。透過該行認購債券的投資者當中,有75%比往年零售綠債或iBond發行時的認購金額有所增加。另外,流動理財平台繼續為客戶認購債券的主要渠道。
耀才及信銀國際錄100手認購
耀才證券(01428)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該行接獲近1萬人認購基建債券,平均認購10手,最大認購股數達100手(100萬元),總認購金額近10億元。
中信銀行(國際)接獲的平均認購金額為17萬元,並有部分客戶認購金額達100萬元(100手)。
工銀(亞洲)客戶每人平均認購16手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表示,認購反應正面,整體銷售情況符合預期,當中每人平均認購16手,更錄得最高100手的大額認購,即是次基建債每人最高配發手數上限,超過八成客戶透過電子渠道認購。
工銀(亞洲)零售業務與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尹可豐稱,今批基建債的上市日期適逢美國聯儲局即將公布議息結果,由於基建債設有二手交易市場,加上銀行豁免於二手市場的交易費用,部分客戶或會觀望基建債上市後的價格表現,再部署於二手市場買賣賺價,或屆時再買入持有賺息。
基建零售債券目標發行額為200億元,將視乎認購反應,可加碼至最多250億元。債券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鈎,並保證不會少於3.5厘,每手入場費1萬元,年期3年。基礎零售債券將於12月17日發行,並於12月18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可在二手市場進行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