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劉遵義表示,香港經濟必須再轉型,而有適當的中、長期規劃,才能穩步全面轉型發展。
劉遵義出席《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掌握優勢 創建未來」致詞稱,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一體化,遲早都要發生,實際上是「迷你(mini)」型的經濟全球化,每一個大灣區成員的經濟都會總體得益。香港應當及早規劃,如何將香港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
他指出,解決基層民生問題,尤其是住房問題與就業問題,是重中之重。香港租金貴,人工貴;低端服務業很難與大灣區的其他成員競爭。長期來說,必須利用種種辦法,增加土地的有效供應,讓住房與店舖的租金降下來。政府可鼓勵發展商多蓋面積600平方英尺左右的單位,以增加建築容積率40%或以上作為誘因,但嚴禁合併單位。此外,一方面增加面積600平方英尺左右的單位,一方面盡量不鼓勵增加面積1200平方英尺以上的單位,從而降低增加住房供應對香港居民現有房產價格的衝擊。
他認為,要鼓勵大眾使用長期固定利率的房產抵押貸款,需要教育與宣傳,甚至短期誘因的提供。此外,鼓勵中小企業自置自用房產空間,提供長期固定利率房產抵押貸款給自置自用業主,分期付款等於交租,讓他們能穩定經營與發展。
劉遵義又稱,中美戰略競爭導致美英的機構投資者,逐漸撤出內地和香港的資本市場,香港需要吸引新的長期投資者,亦有潛力吸引需要多元化的資金。中東、東盟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都應當是目標。特區政府與金管局應當主動投資香港的優質企業,以示範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此外,香港應當爭取外國的優質企業,例如空中巴士、沙特阿美、三星等來香港第二、甚至第三上市。本港亦應當發展長期債券業務,尤其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他提到,香港與深圳合作可以發展成為東亞的風險創投中心。特區政府亦應當鼓勵中外公私立高等學府來港辦學,把本港發展成為亞洲高等教育樞紐。而在政府支持下,香港可以成為全球中藥的檢測與認證中心和集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