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4日 香港財經

許正宇料累進差餉制令政府收入年增7.6億

《財政預算案》建議引入累進差餉制度及推行新的差餉寬減機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暫定於2024至2025年度第四季實施建議累進差餉制度,預計政府收入每年可增加約7.6億元。

許正宇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指出,政府建議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建議應課差餉租值為55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差餉一如現時按租值5%徵收。應課差餉租值超過55萬元的住宅物業,則建議首55萬元租值同樣按5%徵收差餉,其後25萬元租值則按8%徵收,超出80萬元的租值,即55萬元再加25萬元,會按12%徵收。按目前的建議,以數量計受影響的私人住宅物業約4.2萬個,比例只佔全港總數約2%。

他稱,政府在釐定建議的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時,已考慮了住宅物業差餉繳納人的負擔能力,包括應課差餉租值所反映的市場租金水平、受影響繳納人數目及需要多繳的差餉金額、估算可增加的差餉收入,以及須維持簡單差餉制度等因素。

許正宇續說,第二個差餉制度修改建議是就住宅物業引入新的差餉寬減安排,建議日後僅限自然人業主申請住宅物業的差餉寬減,並規定每名合資格人士只可就一個住宅物業提出寬減申請,以更有針對性地提供寬減。以2022至2023年度的差餉寬減上限作為參照,建議的新住宅物業差餉寬減安排可讓政府於日後推行一次性差餉寬減措施時節省約31億元。政府暫定於2023至2024年度第三季實施建議新的住宅物業差餉寬減制度,公共租住房屋不受影響。

另外,許正宇指出,政府認為將繳納差餉的主要法律責任由物業的使用人轉移至業主會為約40萬個物業單位的業主或租客帶來不必要的不便,可能要重新商議租約條款;估價署在追蹤部分並非差餉繳納人的業主時亦將遇到困難,反而會增加拖欠差餉和壞帳的情況;而且有關建議的實際作用有限,特別是現時約九成的住宅物業租約已由業主繳付差餉,因此建議維持現行做法,即業主和佔用人均有法律責任繳交差餉。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