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信報》及新城財經台主辦的《香港經濟峰會2021》時表示,早前推出的多項支援措施,至今對個人及企業已批出9.1萬宗,涉及金額約8000億元,而按證公司優化企業百份百貸款擔保計劃後,正籌備個人百份百特惠貸款擔保計劃,支援失業人士。
余偉文表示,疫情影響下,香港銀行業無論資本、流動性以至貸款質素等指標全數優於其他國際金融中心,加上法律和會計等專業服務的優勢,配合國際認同的普通法,令香港金融業不只可靠,更建造了一個具競爭力的生態系統,是未來發展的基石。
對於香港金融業前景,余偉文稱,主要圍繞內地與國際接軌、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三大機遇。
他說,即使內地持續開放金融市場,但以債市為例,外資2010年已可投資,債券通2017年才推出,但至2019年,債券通月均交易量按年倍增,去年高基數下仍升80%,今年首兩月亦再漲40%,反映外資偏好經香港投資內地,所以金管局正與有關部門緊密溝通,爭取盡快推出南向通部分,並為中央結算系統(CMU)升級,為未來更多債券交易作準備。
金融科技方面,余偉文認為,數據將是未來推新產品的重點,金管局希望與銀行及商界溝通,目標在2023年推出商業數據通,收集商界的數據足跡,銀行可用新型分析,審批中小企貸款,減低融資成本。
綠色金融為近年大趨勢,余偉文提到,政府早前宣布將綠色債券計劃規模倍升至2000億元,未來可研究推出更多不同年期、幣種以至面向零售市場的綠債,吸引更多投資者,金管局未來亦會在大灣區推廣,助香港更全面發展可持續金融。